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蔡伦造纸》

《蔡伦造纸》

蔡伦造纸№ 066东汉前期,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

蔡伦造纸

№ 066

东汉前期,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出身低微,很小就入宫做了太监,服侍汉和帝。蔡伦聪明识字,人又谨慎好学。平时他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思考。汉和帝即位后,蔡伦被提为中常侍,出入宫廷内外,负责掌管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当时许多外官经常和宦官结交,但是蔡伦却能坚守原则,并不随便与人交往,因此汉和帝更加信任他。蔡伦敢于指出和帝不对的地方,很受和帝的器重,经常参与朝政。

蔡伦像

蔡伦于公元105年在洛阳制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一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东汉以前,人们通常都用竹简和丝帛作为记载文字的工具,有些很长的奏章要用许多竹简,翻阅起来非常不方便,也难于随身携带,而用丝帛作为书写的载体,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蔡伦平常喜欢读书,对于书简带来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工具,成为蔡伦的一个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蔡伦翻阅了许多前人的资料。

在一次出行的时候,他和几个小太监一起来到了城外的一个小山谷。大家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看到蔡伦蹲在一边,不动了。刚一出来,他就显得心事重重的,大家都很开心地出来,只有他一个人东张西望的。他到底蹲在那里看什么啊?大家走过去一看,蔡伦正拿着一个破布一样的东西看得出神。

“这是什么破东西啊,有这么好看吗?”一个小太监笑着说,蔡伦好像没有感觉到大家都围了上来,依旧聚精会神地把手中的东西翻来倒去地看。这个东西薄薄的,湿漉漉的,好像棉絮一样。“快扔了吧,快扔了吧。”一个小太监从他手里把那东西抢过去,正要往水里扔。蔡伦赶忙抓住他的胳膊,说:“别扔,别扔!我找到了!”蔡伦从小太监手里把那片东西抢过来,跑到一个老农身边:“请问,这片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农笑笑说:“这东西河里多得很!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树皮、烂掉的麻布,还有破鱼网,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被太阳晒着,时间长了就成这样了。”

汉代造纸工艺示意图。千百年来,蔡伦的造纸术在不断发展改善,日趋完美纯熟,不仅原料来源进一步扩大,而且随着技艺的提高,各式各样的纸也被制造出来。

蔡伦看了看手中的东西,想到了丝帛,丝帛就是由细小的纤维织在一起的,所以轻薄且不容易松散。现在这片东西不也正是这种结构吗?但是材料却十分常见,成本也低。于是,一回到宫内,他就和工匠们一起动手研究起来。他们先把树皮、破布头、旧鱼网等切碎,放在水里泡。然后把杂物过滤掉,把剩下的纤维结构放在石臼中捣成白浆。最后用竹席把白浆挑起晾干,就制成了最初的纸。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公元105年,蔡伦把这种新的写字材料捧到了汉和帝面前。汉和帝先用手摸了摸,又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觉得非常好用,就让蔡伦把这一技术向民间推广,让人人都能用上这种经济轻便的材料——纸。就在这一年,和帝去世,邓后从此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从此进入贵族行列。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邓太后去世,安帝亲政,蔡伦被审讯查办,自杀身亡。

蔡伦发明的纸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丝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残絮积多了,便形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由此可见,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帛有着渊源关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