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星期一
首页/经典诗句/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注释、译文、赏析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注释、译文、赏析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③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④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⑤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⑥笳鼓悲鸣,遣人惊。⑦ 念腰间葥,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⑧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⑨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葥,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11)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12)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释】 ①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②边声:边塞之声,指前线的人呼、马嘶、号角等声音。③殆天数:大概是天数(天意)。④洙泗:洙、泗二水,流径山东曲阜,孔子在这里讲学,培养了许多弟子。弦歌:乐歌。《史记·孔子世家》说《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此以“弦歌地”指礼乐之邦。膻腥:牛羊的腥臊气。这三句指华夏故土被金人占领。⑤毡乡:北方少数民族住在毡帐里,故称毡乡。区(ou欧)脱:土室,汉时匈奴用以侦察敌情,此指金兵屯兵的据点。⑥名王:指金兵的将领。⑦遣:使,令。⑧空埃蠹(du杜):白白地沾满尘埃,被蠹虫侵蚀。⑨零:尽。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⑩干羽方怀远:用礼乐文化怀柔远方。干羽,盾牌和雉尾。《尚书·大禹谟》说,大禹用干羽之舞使苗人归顺。这里用以委婉地批评南宋的妥协投降政策。烽燧:烽火,用以报警。(11)冠盖使:使臣。冠盖,指使臣的服装和车马。盖,车盖。驰鹜(wu务):急忙奔走。若为情:难为情。(12)翠葆霓旌:用鸟羽装饰的车盖和虹霓似的旗帜,均为帝王的仪仗,此指宋朝的北伐军。

【译文】 我站在淮河边上纵目观看,只见茂密的荒草和关塞茫然一片。寒风劲吹,战尘弥漫,边塞上四处悄然。此情此景,使我凝神沉思,销魂肠断。回想当年中原沦落,大概是出于天意,非人力所能逆转。在那洙水、泗水流过的礼乐之邦,现在也沾染了敌人的腥膻。淮河对岸到处是敌人的毡帐,夕阳下牛羊归来,遍地布满了敌军的据点。金兵的将领夜间打猎,骑兵的火把照亮了山川。敌人的笳鼓声音悲壮,令人心惊胆寒。

想这腰间的弓箭,匣中的宝剑,白白地被蠹虫侵蚀、灰尘沾满,收复失地的壮志却难以施展。时光易逝,雄心徒存,岁月将尽,收复汴京的希望却渺茫遥远。朝廷正在采取怀柔政策,双方暂且休兵,边境上不见了烽烟。议和的使臣纷纷奔走,真令人满面羞惭。听说沦陷区的中原父老,常翘首南望,盼望宋朝皇帝车驾回转。行人来到此地,怎不满怀忠愤,落泪潸潸!

【集评】 宋·阙名:“张孝祥……一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读之,罢席而入。”(《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七引《朝野遗记》)

明·毛晋:“于湖《歌头》诸曲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于湖词跋》)

清·陈廷焯:“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阕,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唯‘忠愤气填膺’一句,提明忠愤,转浅,转显,转无余味。或亦耸当途之听,出于不得己耶?”(《白雨斋词话》卷六)

清·刘熙载:“词莫要于有关系。张元干仲宗因胡邦衡谪新州,作《贺新郎》送之,坐是除名;然身虽黜,而义不可没也。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艺概》卷四。)

清·沈雄:“安国在建康留守魏公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愤淋漓,魏公为之罢饮而入,则其词之足以动人者也。”(《古今词话·词评》)

【总案】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北伐军在符离溃败后,主和派得势,与金国通使议和。当时张孝祥在建康任留守,在一次宴席上赋此词以写其义愤。作品表现了对中原沦陷、金兵猖獗的形势的忧虑,以及对南宋朝廷妥协投降的义愤,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中原父老的同情。全词一气呵成,悲壮淋漓,感人肺腑。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敌人的嚣张和我方的不修边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而逼出结句“遣人惊”。下片以抒情为主,以词人的壮志难酬、遗民的期望与朝廷的妥协投降相对照,引发出“有泪如倾”的激情,令人感慨唏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