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经典诗句/史达祖《满江红 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缓辔西风》注释、译文、赏析

史达祖《满江红 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缓辔西风》注释、译文、赏析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③更无人、��笛傍宫墙,苔花碧。④ 天相汉,民怀国。⑤天厌虏,臣离德。⑥趁建瓴一举,再收鳌极。⑦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⑧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笛傍宫墙,苔花碧。 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再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注释】 ①缓辔:指放松缰绳、骑马缓行。“三宿”句:语本《孟子·公孙丑》:“予三宿而后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迟迟:舒行貌。《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②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后用作故乡的代称。《诗·小雅·小弁》:“唯桑与梓,必恭敬止。”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锄耰(you优):平田,松土的农具。③双阙:宫门两侧之楼观。腾:升起、呈现。龙凤影:楼观上雕刻的飞龙舞凤的影子。九门:古制天子所居有九门: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城门、近郊门、远郊门、关门,后泛指皇宫。鸳鸾翼:鸳鸾本汉宫殿名。张衡《西京赋》:“兰林披香,凤凰鸳鸾。”李善注:“皆殿名。”翼:屋之四阿。宫庙四下曰阿。这两句是说皇帝妃子均不在此了。④“擫笛”句:语本元稹《连昌宫词》:“李謩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元自注云:“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玄宗异而遗之。” ⑤相:扶助。汉:指南宋。民怀国:指沦陷区人民盼望归宋。《鹤林玉露》载:“嘉泰中,邓友龙使虏。有赂驿使以夜半求见者,且言虏为鞑所困,饥馑连年,民不卿生,王师若来,势若拉朽。……此中原人士,不忘国家涵濡之泽,幸虏之乱,潜告吾使。”1197年,沦陷区山东及山西泽潞间有万余农民起义抗金。民怀国由此可见。⑥天厌虏,臣离德:据《大金国志》载:1200年,金大通节度使爱玉完颜大辨据王国城叛变。次年,金群牧使耶律德寿又聚兵数万叛变。⑦建瓴:即高屋建瓴。瓴为盛水瓶,居高屋之上而覆其水,喻势之易。鳌极:谓鳌之脊,喻指天下。《一切经音义》:“鳌、海中大鳖也,力负蓬、瀛、壶三山。” ⑧老子:自称,同“老夫”。经世:治理世事。《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平戎策:扫平外敌之谋略。辛弃疾《鹧鸪天》:“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 马缰轻勒,西风伴送我这个使金行客。虽已三天,我仍行道迟迟,留恋故都风物。汴京是我的家乡,黍离麦秀之地,曾是繁华街陌。远眺双阙龙凤影,宫内空剩鸳鸾阁。再也没有人,持笛天津桥,傍宫阙。眼前只见苔花碧。

天助我大汉,人民怀念宋朝;金虏当灭,他们的臣子都离心离德,愿王师,泰山压顶行天讨,快收复故国。老夫空有救国术,却无由得献平戎策。只新诗准备,待河清海晏,祖国统一。我放开歌喉,吟唱春色。

【集评】 清·查为仁、厉鹗:“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词。”(《绝妙好词笺》)

清·纪昀等:“今考集中……《满江红》第二首注:‘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核其词意,必李璧使金之时,侂胄遣之随行觇国,故有诸词。”(《四库全书总目》)

清·楼敬思:史达祖南渡名士,不得进士出身。此彼文采,岂无论荐,乃甘作权相堂吏,至被弹章,不亦降志辱身之至耶。……读其‘出京’《满江红》词:‘更无人笛傍宫墙,苔花碧’‘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亦善于解嘲者矣。”(《词林纪事》卷十三)。

近代·薛砺若:“(《满江红》)‘出京怀古’之作(略)及《龙吟曲》上阕,亦颇寓故国山河之思”。(《宋词通论》)

【总案】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史达祖正作为权吏部侍郎李璧、广州观察使林仲虎的随员出使金国。他们七月初七从临安出发,八月二十七日到达金都(今北京),贺完天寿节(九月初一)后,返程途经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逗留三月后,于九月二十一日重新上路。词题中的“京”即指汴京。南渡以后,宋人习惯仍称“汴京”为京,而以南宋的临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为“行在”。史达祖是汴京人,所以此次得返故都,他除了具有其他爱国者同样的亡国之悲外,还融入了自己对故乡家园的深刻依恋,所以这首词写得格外沉挚、悲凉。词题虽为“怀古”,实为“伤今”。词的上片,记叙出京时所见的凄清之景,抒写黍离之悲,下片则转入议论时事,抒发自己的报国热情。此词与辛弃疾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同一年,爱国热情也是相同的。“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与稼轩词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