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一意孤行》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一意孤行》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下属。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认为他文笔犀利,寓意深刻,在当时很少有人比得上,便让他担任了御史,后又提升他为太中大夫,让他同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汉武帝时,由于对官员的法律不够严密,很多官员都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谋取私利。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赵禹和张汤...

一意孤行

《史记·酷吏列传》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下属。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认为他文笔犀利,寓意深刻,在当时很少有人比得上,便让他担任了御史,后又提升他为太中大夫,让他同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汉武帝时,由于对官员的法律不够严密,很多官员都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谋取私利。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赵禹和张汤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张汤虽然和赵禹是好朋友,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却截然不同。赵禹清正廉洁,从不通过结交党羽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张汤则是一个比较贪婪的人,而且喜欢结交朋友,认为朋友越多越好。所以当时的官吏都认为张汤在修订法律的时候会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而赵禹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于是他们纷纷请赵禹和张汤一起赴宴,希望能和赵禹的关系亲密些,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就有不少人说赵禹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条,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赵禹,让他不要把律法订得太苛刻了。公卿们带了厚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就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儿,公卿们见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起身告辞。谁知临走的时候,赵禹还是硬把他们带来的厚礼都退还了。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赵禹和所有的人几乎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往来,没有人称赞他有多好,也没有人贬低他有多坏,他本人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有人问赵禹,难道就不怕周围的人会因此对他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吗?赵禹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别人说什么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成语今说】

原意是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指不听劝阻,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智慧语林】

我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如果官员广泛结交官场上的朋友,打成一片,欺上瞒下,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不叫结交朋友,而是结党营私,狼狈为奸。而作为制定法律的官员,赵禹与所有人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为了避免过于密切的关系影响自己的立场和判断。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