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成语大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语故事_《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典故出处解释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语故事_《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典故出处解释

词源: 《论语·微子》: “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词由: 有一次, 孔子从楚国到蔡国去。其学生子路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个年老的人, 用拐杖挑着竹器过来。子路问他说:“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我看你四体懒惰,连五谷都分辨不清, 道路上往来的人不少, 我知道哪一个是你的老师呢?”说罢他就把拐杖插在田中, 开始耘田了。词义: 不...

词源: 《论语·微子》: “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

词由: 有一次, 孔子从楚国到蔡国去。其学生子路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个年老的人, 用拐杖挑着竹器过来。子路问他说:“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我看你四体懒惰,连五谷都分辨不清, 道路上往来的人不少, 我知道哪一个是你的老师呢?”说罢他就把拐杖插在田中, 开始耘田了。

词义: 不参加劳动, 分不清五谷。四体: 人们的两手两足; 五谷: 指稻、黍、稷、麦、菽。形容脱离劳动, 缺乏农时知识。

书证: 晋、陶潜《扇上画赞》:“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超超丈人, 日夕在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