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星期一
首页/自信励志/阅读方法:循环阅读法

阅读方法:循环阅读法

循环阅读法古人有句名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本好书只要不厌其烦、来回地读,就能读出书中最深奥最深刻的道理来。许多书籍,尤其是经典,内容丰富,意义深邃,不是只读一遍便能理解的。别林斯基谈到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时说“如同一切精深的创作一样,《死魂灵》不是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能完全了解的,第二次阅读它时,完全就像新的、从来没有看见...

循环阅读法

古人有句名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本好书只要不厌其烦、来回地读,就能读出书中最深奥最深刻的道理来。

许多书籍,尤其是经典,内容丰富,意义深邃,不是只读一遍便能理解的。别林斯基谈到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时说“如同一切精深的创作一样,《死魂灵》不是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能完全了解的,第二次阅读它时,完全就像新的、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著作一样。”像别林斯基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阅读同代人的文艺名著,尚且有此感受,我们普通人在读书时,如果仅仅看一遍就束之高阁,又能从中得到多大教益呢?因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举一反三,循环阅读,从而了解书中的真谛。

循环阅读法是一种对一本书多次阅读的方法,适用于很多有价值的读物。循环阅读法又分短期内循环和长期内循环两种。

短期内循环适用于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时。因为书的内容较难理解,读一遍两遍不能完全明白。于是就像作战一样,正面进攻不行就侧面攻,从不同方位去进攻目标。精力集中,从而收到好的效果。

长期内循环多用于读名著,间隔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再去读同一本书,不仅勾起了记忆,克服了遗忘,而且由于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增长,原来不懂的地方,这时弄懂了,原来认识肤浅的地方,这时深化了。

所以说,无论短期内循环还是长期内循环,都不仅是加深理解的方法,而且是突破难点的方法。每次阅读,都要善于选择不同角度,好像钻探一样,四处打眼,寻找目标,可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从而把一个整体切割成不同的小块从不同方面来认识;有时也需要把一次次循环后的认识进行连贯的思考,得出综合的理解,或者说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如果不求甚解,虽驰骋千里,却空手而归。因此,读好书不应求多,而应求得彻底,只有反复循环地读,才能读到书中精深之处,最后变为自己的财富,受用不尽。

怎样才能把书读“精”呢?想要把书读“精”,必须循环反复地读,才能读出书中味,把握书中精华。可以说,“循环阅读法”是把书读“精”的一个捷径。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社会,书籍多得可以信手拈来,人们完全能够做到过目万卷,然而,“过目”的虽多,真正“留心”的却又有多少呢?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在循环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每一遍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分工。有一种叫做“三遍阅读法”的读书方法,就是最为典型的。

三遍阅读法以当代知名作家王汶石最为典型。王汶石读文学名著,喜欢把一个作家的作品尽可能都找到,按发表的顺序看一遍,以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对于价值最高的代表作,他要来个“三遍读”:第一遍是通读,尽情地作艺术享受,让自己沉醉于其间,领略作品人物形象之美、语言技巧之美、意境之美。第二遍,边读边对作品进行分析解剖,搞“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拆卸和装配一样,仔细考查每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它们的联系,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第三遍阅读又是系统通读,主要是获得写作技巧的完整印象。有时候,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某种写作技巧,还需要同时浏览多种名著,看人家对文章结构或者是非曲直是怎样写的。回头再将文章全文综览一遍,巩固加深已有的印象。

通过三遍读,对文学名著的理解逐步加深了——按语言或者按表现手法,或者按艺术形象等作分类研读,看情节是怎样安排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人物、场面、情感是怎样表达的……

在第一遍知其美的基础上,深入探寻了其所以美的道理。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所谓三遍其实是多遍的意思。虽然人的理解能力、研究目标各有不同,但读一遍只能达到一遍的目的,而真正读懂、弄通则需要几遍才能完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要多读才能读懂,其实,读书不容易,把书读懂更不容易。只有多读,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书中真正的内涵。每本书都匆匆忙忙地读一遍,就读另一本,不求甚解,读了等于白读,过眼烟云,最后一无所得。

现代作家梁斌,也采用三遍阅读法。他早年读书时,就想将来当个作家。所以他读了大量郭沫若、鲁迅等中国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读了《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名著和部分外国作家的著作,甚至于如醉如痴地将《复活》连读三遍,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含义,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大有好处,受益匪浅。

另外,读书要有毅力。不能这一本读三遍,另一本就读两遍,要坚持长久,特别是对那些名著和好的文学作品更应该多读几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有几本读得很透彻,其他都一带而过,那样就收效甚微。

著名作家臧克家说:“我读古人书浓圈密点,旁注,十分认真,一字一句也不放过,以求吃尽书中味,对作者的感情、思想、所处时代环境以及艺术表现特点,都要求大体了解。我对他们的作品并不盲目歌颂,有的为之击节,万遍常新,有的则以为平常,并不为我佩服。”

总而言之,掌握和运用三遍阅读法,其要旨就在于层层深入,由粗读到细读,由粗知到理解,由浅知到深刻体会,由消化到掌握。

当然,在具体读书中,并不一定拘泥于三遍的限制。这个三遍读书的步骤和程序,仅仅是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子和方法。

中国谚语说得好:“井淘三遍吃好水。”读书也一样,书读三遍知其“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