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中华历史/碳14和文物时间的判定

碳14和文物时间的判定

碳14和文物时间的判定利用碳14放射性原理测定文物年代的方法,被称为碳14断代法​‍‌‍​‍‌‍‌‍​‍​‍‌‍​‍‌‍​‍​‍‌‍​‍‌​‍​‍​‍‌‍​‍​‍​‍‌‍‌‍‌‍‌‍​‍‌‍​‍​​‍​‍​‍​‍​‍​‍​‍‌‍​‍‌‍​‍‌‍‌‍‌‍​。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C12);碳-13(C1...

碳14和文物时间的判定

利用碳14放射性原理测定文物年代的方法,被称为碳14断代法​‍‌‍​‍‌‍‌‍​‍​‍‌‍​‍‌‍​‍​‍‌‍​‍‌​‍​‍​‍‌‍​‍​‍​‍‌‍‌‍‌‍‌‍​‍‌‍​‍​​‍​‍​‍​‍​‍​‍​‍‌‍​‍‌‍​‍‌‍‌‍‌‍​。

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C12);碳-13(C13);碳-14(C14)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只有碳-14有放射性,也叫做放射性C14.C14放射β粒子后蜕变为N14,半衰期为5730±40年​‍‌‍​‍‌‍‌‍​‍​‍‌‍​‍‌‍​‍​‍‌‍​‍‌​‍​‍​‍‌‍​‍​‍​‍‌‍‌‍‌‍‌‍​‍‌‍​‍​​‍​‍​‍​‍​‍​‍​‍‌‍​‍‌‍​‍‌‍‌‍‌‍​。在大气高空层中,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生成C14.发现这一自然现象并用实验加以证实的是C14法创始人利比(W.F.Libby)。他从宇宙射线和人工核反应的研究中得到启发,认为自然界存在生成C14的条件,有可能检测出来。经过仔细考查计算,并在实验中解决了低能量低本底测量上的技术问题,测出了自然C14.由此建立了C14测定年代的方法。

新石器时代陶器

新生C14原子在大气环境中不能游离存在很久,一般都与氧结合生成C14O2分子,C14O2和原来存在于大气中的C O2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必然与原有C O2混合参加自然界碳的交换循环运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 O2结合成植物组织,动物依靠植物为生,这就使生物界都混入了C14.动物通过排泄、死亡,植物通过腐烂、沉积,进入表层土壤而使C14进入土壤,大气与广大海面接触,C O2又与海水中溶解的碳酸盐和C O2进行交换,因此海水、海生物及海底沉积物中都含有C14.所以,凡是和大气中的C O2进行过直接或间接交换的含碳物质都包含C14.利用这种到处都存在C14的自然现象就可以用来断代。例如,陆地生物、海洋生物在生命过程中由于同大气经常交换,衰变掉的C14经常能得到补充,但一旦停止了交换(如死亡、沉积),其C14就再得不到补充,C14水平因衰变而降低,每5730年降为原有水平的一半值。因此测量标本现存的C14放射性水平和它原始放射性水平相比较,就可以算出死亡或停止交换的年代。由于这一方法所依据的是原子核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受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而C14半衰期(5730年)正适用于对几千年到几万年的标本进行断代。另外,一些含碳的物质,如木、草、骨、贝壳等动植物遗骸在古代遗址中普遍存在。

C14测定年代方法在技术上不同于一般放射性同位素测量,它的特点是放射性强度弱,能量低,每克碳的放射性强度仅几微微居里,即每分钟有十多个原子衰变,标本的年代越久远,放射性还会迅速降低,如2万年以上的标本,其计数率就会降到每分钟一次以下。

因此,C14法自1950年建立起,就成为有力的断代手段而广泛应用于史前考古学和第四纪晚地质学。通过C14断定的文物的年代是绝对年代,也就是具体的距今多少年。但由于文物本身和C14测量技术的原因,其断定的年代还是有很大的误差。

(高江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