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中华历史/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

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

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敦煌壁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用色彩绚丽、境界高远的笔法和思想表现佛经中的各种故事​‍‌‍​‍‌‍‌‍​‍​‍‌‍​‍‌‍​‍​‍‌‍​‍‌​‍​‍​...

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

敦煌壁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用色彩绚丽、境界高远的笔法和思想表现佛经中的各种故事​‍‌‍​‍‌‍‌‍​‍​‍‌‍​‍‌‍​‍​‍‌‍​‍‌​‍​‍​‍‌‍​‍​‍​‍‌‍‌‍‌‍‌‍​‍‌‍​‍​​‍​‍​‍​‍​‍​‍​‍‌‍​‍‌‍​‍‌‍‌‍‌‍​。其题材主要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本生故事以及佛菩萨像等​‍‌‍​‍‌‍‌‍​‍​‍‌‍​‍‌‍​‍​‍‌‍​‍‌​‍​‍​‍‌‍​‍​‍​‍‌‍‌‍‌‍‌‍​‍‌‍​‍​​‍​‍​‍​‍​‍​‍​‍‌‍​‍‌‍​‍‌‍‌‍‌‍​。

所谓经变,就是指把佛经变成形象化的图画。由于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信仰,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也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在净土变相中,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描绘观想的境界,如彩绘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等,将西方极乐世界装饰得非常美丽。这与出世苦行禁欲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所绘的佛、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健美的化身。有些佛画还点缀许多人间社会生活小景,乐观、明朗,富有情趣。

本生故事则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故事。比较著名的是尸毗王的本生故事,它讲述了释迦牟尼前世当尸毗王时的善举。尸毗王为了帮助快要被老鹰吃掉的鸽子,提出情愿献出和鸽子等量的自己的肉给老鹰吃。尸毗王于是蹲在一个割肉的男子那里,割了半天,也抵不上鸽子的重量,尸毗王只好将自己整个身子挂在了秤钩上,这样,才等于鸽子的重量。另一则感人的本生故事,是讲萨埵那太子。曾经有三个王子骑着马打猎,途中看见一只饥饿的母虎紧紧地盯着刚刚出生的七只幼子,看样子,如果母虎再不吃东西,七个幼子恐怕就要被它吃掉。萨埵那太子非常可怜幼虎,决心牺牲自己救活小虎。于是他让哥哥先走,自己脱下衣服,躺在母虎面前,让母虎吃。过了一会儿,哥哥们不见弟弟回来,就回去寻找,他们看见了弟弟的衣服和骸骨,便晕过去了。国王和王妃听到这个消息,痛不欲生。他们在太子舍身处建立了一座七宝舍利塔,把骸骨放在塔中,以纪念萨埵那太子。

所以敦煌壁画作为人类的辉煌成就,一方面可以看做是艺术的瑰宝,但另一方面他也是画师们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来表现佛的伟大和慈悲,并以这些故事来教化众生。

(杨勇)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