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中华历史/杨氏之宠

杨氏之宠

杨氏之宠【内容提要】《杨氏之宠》叙述了唐玄宗如何迷恋上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又自愿度为女道士,并被册封为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经过​‍‌‍​‍‌‍‌‍​‍​‍‌‍​‍‌‍​‍​‍‌‍​‍‌​‍​‍​‍‌‍​‍​‍​‍‌‍‌‍‌‍‌‍​‍‌‍​‍​​‍​‍​‍​‍​‍​‍​‍‌‍​‍‌‍​‍‌‍‌‍‌‍​。杨贵妃的姐姐和其远房兄长杨国忠又如何受到皇帝的恩宠...

杨氏之宠

【内容提要】

《杨氏之宠》叙述了唐玄宗如何迷恋上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又自愿度为女道士,并被册封为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经过​‍‌‍​‍‌‍‌‍​‍​‍‌‍​‍‌‍​‍​‍‌‍​‍‌​‍​‍​‍‌‍​‍​‍​‍‌‍‌‍‌‍‌‍​‍‌‍​‍​​‍​‍​‍​‍​‍​‍​‍‌‍​‍‌‍​‍‌‍‌‍‌‍​。杨贵妃的姐姐和其远房兄长杨国忠又如何受到皇帝的恩宠,享尽荣华富贵​‍‌‍​‍‌‍‌‍​‍​‍‌‍​‍‌‍​‍​‍‌‍​‍‌​‍​‍​‍‌‍​‍​‍​‍‌‍‌‍‌‍‌‍​‍‌‍​‍​​‍​‍​‍​‍​‍​‍​‍‌‍​‍‌‍​‍‌‍‌‍‌‍​。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贵妃美貌绝伦,聪慧多才,与玄宗同样热爱音乐和舞蹈,自己又能歌善舞、迎合帝意。她虽然两次因触犯龙颜,被短期放逐出宫,但玄宗对她宠爱太深,以致每次放逐后就立即召她回宫。

杨氏家族因杨玉环得皇帝专宠、受皇恩而迅速飞黄腾达。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均被封为国夫人,深受玄宗赏识。杨国忠本为一个低级官吏的儿子,年轻时不学无术,放荡无行,被人鄙视。但他在四川得到剑南节度使的支持,当地将领和官僚决定用杨国忠为代理人以保住他们在地方上的权位,因此大力资助他前往朝廷。他到京城之后,因为杨贵妃的姐姐们的引荐,得以平步青云,成为朝廷要员,逐步身兼四十余职,跻身宰相。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和杨国忠权倾天下,气焰嚣张,以权谋私,仗势欺人。

天宝年间,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之下,唐玄宗及杨氏家族追求享乐,过着奢靡放荡的生活。其中也夹杂着皇帝、太子、内廷的宦官、禁军与外朝的宰相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后宫宠妃、“裙带”关系对中央权力格局和国家政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尽管杨贵妃本人不关心政治,但仍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在歌舞升平的盛世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到天宝末期,统治者内部、中央政府与东北边将的矛盾激化,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在唐玄宗逃离京城前往蜀地的途中,随行的禁军因与宰相杨国忠积怨已深,趁此机会起兵诛杀他及其家人,玄宗迫于压力也杀死了杨贵妃。

【原文】

唐玄宗天宝三载。初,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1]。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左卫郎将韦昭训女,潜内太真宫中[2]。太真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善承迎上意,不期岁宠遇如惠妃,宫中号曰“娘子”,凡仪体皆如皇后[3]

【注文】

[1]寿王妃:指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719—756年),即后来赫赫有名的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参见前“杨太真”条注。

[2]左卫郎将:即左卫中郎将,唐朝禁军将领之职,正四品下。负责协助左卫大将军、将军统领宫廷禁军、仪仗,处理其他具体事务。  内(nà):古同“纳”,收进。

[3]期(jī):周(年、月)。  仪体:礼节规范。

【译文】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起初,武惠妃死了,唐玄宗感到非常悲痛,一直非常怀念她。后宫有好几千佳丽,却没有一个使玄宗中意。有人提到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非常漂亮,拥有绝世无双之貌。玄宗对杨氏一见倾心,感到非常满意,于是命令杨氏自己请求当女官,号为“太真”。玄宗另外为寿王娶了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儿,自己将杨太真偷偷纳入宫中。太真的肌肤、体态丰满艳丽,通晓音律,性格聪明、颖悟,善于迎合玄宗之意。不到一年,杨太真获得的恩宠和待遇就如同当年的惠妃,宫中之人称她为“娘子”,一切礼节规范都如同皇后。

【原文】

四载秋八月壬寅,册杨太真为贵妃,赠其父玄琰兵部尚书,以其叔父玄珪为光禄卿,从兄铦为殿中少监,锜为驸马都尉[1]。癸卯,册武惠妃女为太华公主,命锜尚之[2]。及贵妃三姊,皆赐第京师,宠贵赫然[3]

【注文】

[1]贵妃:唐朝后宫妃嫔名号,正一品。唐玄宗的发妻王皇后被废之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在后宫中地位最高。  赠:指赠官,是朝廷对官员的一种恩典。即授予已故官员或现任在职官员的已故直系亲属(如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室)的荣誉衔。  琰:音yǎn。  珪:音guī。  光禄卿:即光禄寺卿,唐中央机构九卿之一光禄寺的长官​‍‌‍​‍‌‍‌‍​‍​‍‌‍​‍‌‍​‍​‍‌‍​‍‌​‍​‍​‍‌‍​‍​‍​‍‌‍‌‍‌‍‌‍​‍‌‍​‍​​‍​‍​‍​‍​‍​‍​‍‌‍​‍‌‍​‍‌‍‌‍‌‍​。  从(zòng)兄:古人之从兄,具体分为两种: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当今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为从兄。  铦:音xián。  殿中少监:唐朝职事官名。唐朝中央机构殿中省设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殿中监负责掌管皇帝的衣服、车马,总领皇宫内衣、食、住、行。少监辅助殿中监。  锜:音qí。

[2]太华公主:生卒年不详。唐玄宗第二十一女。因是宠妃武惠妃所生,礼遇超过其他公主,被其父赐予京城长安的豪宅。她嫁给杨贵妃家族的杨锜(qí),也是为了巩固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3]贵妃三姊:指杨贵妃的大姐、三姐和八姐。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guó)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详见后文)。按唐朝制度,一品官员及国公(唐朝封爵名,从一品)的母亲、妻子封为国夫人。

【译文】

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八月壬寅(十七日),玄宗册封杨太真为贵妃,并赠其已经亡故的父亲杨玄琰为兵部尚书,其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从兄杨铦为殿中少监,杨锜为驸马都尉。八月癸卯(十八日),册封武惠妃所生的女儿为太华公主,命令杨锜娶太华公主为妻。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都在京城被赐予宅第,所获得的皇帝的恩宠、所享受的荣华富贵都非常引人注目。

【原文】

杨钊,贵妃之从祖兄也,不学无行,为宗党所鄙[1]。从军于蜀,得新都尉,考满,家贫不能自归[2]。新政富民鲜于仲通常资给之[3]。杨玄琰卒于蜀,钊往来其家,遂与其中女通。

【注文】

[1]宗党:即宗族,父亲的亲属,通宗的亲属。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2]新都:县名。即新都县,隶属于益州(蜀郡),相当于今四川新都。  考:朝廷对文武百官功过、善恶的考察。又称“考课”。唐朝对中低级官员的考核归吏部的考功郎中(从五品上)、员外郎(从六品上)掌管,朝廷高级官员和地方长官由皇帝亲自或另外派人考核。考核的标准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唐代官吏的考核,一般是每年举行一次,称为小考;也有在官员任期满后进行的,称为大考。

[3]新政:县名。即新政县,隶属于阆(làng)州(阆中郡),县治在今四川仪陇县南部新政镇。  鲜于仲通(693—755年):唐玄宗朝大臣。名向,字仲通。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寄居新政。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任剑南道采访支使。玄宗天宝初,拜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剑南节度副使。当时杨钊(杨国忠)正从军于蜀,因家贫不能归,鲜于仲通经常资助他,并把他推荐给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将他送归长安。杨国忠当上宰相,执掌朝廷大权后,推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因为与南诏(云南地区建立的政权)王阁罗凤关系恶化,于天宝十载(751年)率兵攻打南诏。阁罗凤向吐蕃(西藏地区建立的政权,今天藏族的先民)求援,大败鲜于仲通军于西洱河(今云南大理市区内)。南诏从此归附吐蕃。杨国忠掩饰其兵败的事实,仍叙其战功,荐为京兆尹,实际管理京城长安的一切事务。后被贬官,死于汉阳郡(今湖北武汉汉阳)太守任所。著有《鲜于向集》十卷,今已散佚。

【译文】

杨钊是杨贵妃的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的哥哥。他不学无术,道德品行也差,被自家的宗族看不起。他在蜀地(今四川地区)参军,得到新都县县尉的官位​‍‌‍​‍‌‍‌‍​‍​‍‌‍​‍‌‍​‍​‍‌‍​‍‌​‍​‍​‍‌‍​‍​‍​‍‌‍‌‍‌‍‌‍​‍‌‍​‍​​‍​‍​‍​‍​‍​‍​‍‌‍​‍‌‍​‍‌‍‌‍‌‍​。考核期满后,因为家里穷,不能返归故乡。新政县的富翁鲜于仲通经常资助杨钊。杨玄琰在蜀地死了,杨钊在此时与玄琰家的人来往,于是与其排行居中的女儿私通。

【原文】

鲜于仲通名向,以字行,颇读书,有材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引为采访支使,委以心腹[1]。尝从容谓仲通曰:“今吾独为上所厚,苟无内援,必为李林甫所危。闻杨妃新得幸,人未敢附之。子能为我至长安,与其家相结,吾无患矣。”[2]仲通曰:“仲通蜀人,未尝游上国,恐败公事[3]。今为公更求得一人。”因言钊本末,兼琼引见。钊仪观甚伟,言辞敏给,兼琼大喜,即辟为推官,往来浸亲密,乃使之献春彩于京师[4]。将别,谓曰:“有少物在郫,以具一日之粮,子过,可取之。”[5]钊至郫,兼琼使亲信大赍蜀货精美者遗之,可直万缗[6]。钊大喜过望,昼夜兼行,至长安,历抵诸妹,以蜀货遗之,曰:“此章仇公所赠也。”时中女新寡,钊遂馆于其室,中分蜀货以与之。于是诸杨日夜誉兼琼,且言钊善樗蒲,引之见上,得随供奉官出入禁中,改金吾兵曹参军[7]

【注文】

[1]剑南节度使:即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成都府(今四川成都),辖成都府及附近一些州县,为防备西南地区诸族而设。  章仇兼琼:复姓章仇,名兼琼。唐玄宗朝大臣。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武周末期,死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唐玄宗开元末年、天宝初年担任剑南节度使。他在剑南地区任官八年,政绩显著。他较好地处理了与吐蕃、南诏的关系,大力兴建水利,与知识分子关系也不错。正是他举荐了杨钊(杨国忠),并为其步步高升创造了条件。章仇兼琼在乐山大佛的建造者海通禅师去世后,拿出自己的俸禄支持乐山大佛的续建,直至调任。后世蜀人很怀念他。  采访支使:采访处置使的属官。采访使即采访处置使,为唐朝使职名,是中央派出的巡按各道(即按自然山川形势划分的监察区域)的官员。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始置于河南、扬州(今江苏扬州)等地,选朝廷要员担任。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称采访处置使,但仍沿称采访使。采访使负责考核地方官政绩、察访善恶。

[2]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上国:指京师、首都。

[4]给(jǐ):口齿伶俐。  辟:即辟署。在唐朝,地方长官、节度使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用人标准征聘委任一些幕僚为自己干事。这些官吏又称“僚佐”。在这一制度中,地方长官、节度使的自主权很大。在唐后期,地方藩镇势力兴起,辟署制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士大夫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对政治与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推官:唐朝官名。地方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都设一名推官,负责管理刑狱、诉讼之事。

[5]郫(pí):县名。即郫县,隶属于益州(蜀郡),相当于今四川郫县。

[6]赍(jī):送物给人,携带。  直:通“值”。  缗(mín):即缗钱。

[7]供奉官:唐朝的供奉官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侍奉皇帝左右之近臣。如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谏官。包括侍中、中书令、左右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通事舍人、补阙、拾遗等官​‍‌‍​‍‌‍‌‍​‍​‍‌‍​‍‌‍​‍​‍‌‍​‍‌​‍​‍​‍‌‍​‍​‍​‍‌‍‌‍‌‍‌‍​‍‌‍​‍​​‍​‍​‍​‍​‍​‍​‍‌‍​‍‌‍​‍‌‍‌‍‌‍​。第二,指皇宫中所置的侍奉皇帝的官员。在唐初,皇帝听政理朝、生活起居多在长安城内的太极宫(又称西内)。唐高宗永徽(650—655年)以后,皇帝多居长安城东北的大明宫(又称东内)。原西内皇帝的侍从称为“西头供奉官”。  金吾兵曹参军:唐朝禁军将领。即金吾卫兵曹参军事。左、右金吾卫属长安的禁军。左、右金吾卫设兵曹参军事二人,正八品下。是负责掌管一部分禁军的武官职员。

【译文】

鲜于仲通名向,常用自己的字“仲通”,喜爱读书,有才干和智慧。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将他引为采访支使,作为心腹任用。兼琼曾经从容地对仲通说:“现在我一人被皇上优待,假如在朝廷中没有内援支持我,一定会被李林甫陷害。听说杨妃成为皇上的新欢,很多人还不敢依附她。您如果能为我到长安,与杨妃的家族相交结,那么我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仲通说:“我是蜀地的人,从来没有到京城去交游过,担心坏了您的事。现在,我为您另外求得一人。”因此他向兼琼一一叙述杨钊的背景、底细,并引见给兼琼。杨钊外表、仪态非常英俊、雄伟,言辞敏锐,口齿伶俐,兼琼大喜,当即就辟署杨钊为推官,并与他逐渐亲密起来,于是让他到京师长安给杨贵妃进献春彩(丝织品的一种)。即将告别时,兼琼对杨钊说:“我放了很少的物资在郫县,能满足你一天所需要的粮食。您经过那儿时,可以取用那些物资。”杨钊到了郫县,兼琼让自己的亲信携带大量蜀地产的精美物品赠送给杨钊,这批物资可以值一万贯钱。杨钊大喜过望,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到达了长安。他一个个地面见他的几个妹妹,将他带来的蜀地特产赠送给她们,并说:“这是章仇公送给你们的。”当时,杨玄琰排行居中的女儿刚刚守寡,杨钊于是住在她的房间,分一半蜀地的特产给她。这些杨家姐妹日夜在皇帝面前赞誉兼琼,而且说杨钊擅长赌博,并引他面见皇帝,使他得以跟随供奉官出入宫廷,升为金吾卫兵曹参军事。

【原文】

五载夏五月乙亥,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诸杨引之也。

【译文】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夏五月乙亥(二十四日),玄宗任命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这是杨家姐妹引荐的结果。

【原文】

杨贵妃方有宠,每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织绣之工专供贵妃院者七百人。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岭南经略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以所献精美,九章加三品,翼入为户部侍郎,天下从风而靡[1]。民间歌之曰:“生男勿喜,生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2]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3]

【注文】

[1]岭南经略使:唐朝使职。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所设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简称岭南经略使。  广陵:地名。即广陵郡,治江都(今江苏扬州),辖江都、江阳、六合、海陵、扬子、天长县,相当于今江苏扬州、六合、泰州,安徽天长。  加三品:加三品的官衔。唐朝官僚制度中,三品官是一条杠,极不容易到达或跨越。宰相的官品一般是三品或三品以上。加官只表示官品、身份、地位,并不掌管实际职事。但是,加官到三品,也标志很高的身份和地位,也是许多人十分向往的荣耀。  靡(mí):浪费,奢侈。

[2]门楣(méi):本义指房屋门框上的横木,是外人最容易看到的本家族的门面。这里引申为家族的门面,出色的代表人物。

[3]唐代诗人杜牧作《过华清宫绝句》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此,后世多以“妃子笑”来指代荔枝。

【译文】

杨贵妃正得皇帝宠爱,每次骑马都由高力士亲手执缰绳,亲自把马鞭子递给贵妃。皇家纺织、刺绣的工匠中,专门供应贵妃院的就有七百人​‍‌‍​‍‌‍‌‍​‍​‍‌‍​‍‌‍​‍​‍‌‍​‍‌​‍​‍​‍‌‍​‍​‍​‍‌‍‌‍‌‍‌‍​‍‌‍​‍​​‍​‍​‍​‍​‍​‍​‍‌‍​‍‌‍​‍‌‍‌‍‌‍​。朝廷内外的官员争先恐后地向杨贵妃进献珍贵的器皿、服饰、珍宝和玩物。其中,岭南经略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为献给贵妃的器物、服饰精美,张九章被加三品官,王翼入朝做了户部侍郎。这使天下之人跟风进献奇珍异服、奢侈品。民间的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生了男孩不要高兴,生了女孩也不用悲哀。请您看看现在,女儿也能成为家族的出色代表。”杨贵妃喜欢吃新鲜的荔枝,玄宗每年命驿站之人骑快马,像接力一样分段快速传递(这本来是传递官方的公文书、重要军情的制度),将荔枝从千里之外的岭南地区传送到长安,给杨贵妃品尝。采用这种方式运送到长安的荔枝,其颜色和鲜味不会改变。

【原文】

至是,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兄铦之第。是日,上不怿,比日中,犹未食[1]。左右动不称旨,横被捶挞[2]。高力士欲尝上意,请悉载院中储偫送贵妃,凡百余车,上自分御膳以赐之[3]。及夜,力士伏奏请迎贵妃归院,遂开禁门而入。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

【注文】

[1]怿(yì):喜悦。

[2]捶挞(tà):用短木棍打。

[3]偫(zhì):储备。

【译文】

到了这个地步,杨贵妃因为妒忌心太强,对玄宗不恭顺,玄宗遂发怒,命令将贵妃送回其哥哥杨铦的宅第。这一天,玄宗不高兴,等到中午,仍然吃不下饭。他左右的侍从动不动就令他生气,被横加捶打。高力士猜到了玄宗的心思,请求将院中储备的所有东西都用车运载,送到贵妃那里。这些物品一共装了一百多辆车。玄宗还分一部分自己的饭菜赐给贵妃。到了夜晚,高力士趴在地上,向皇帝上奏,请求迎接贵妃回宫。于是打开皇宫之门,迎贵妃入宫。从此以后,皇帝给杨贵妃的恩宠和待遇越来越隆厚,后宫的其他妃嫔根本没有机会进见或伺候皇帝。

【原文】

七载冬十一月癸未,以杨贵妃姊适崔氏者为韩国夫人,适裴氏者为虢国夫人,适柳氏者为秦国夫人。三人皆有才色,上呼之为姨,出入宫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1]。每命妇入见,玉真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2]。三姊与铦、锜五家,凡有请托,府县承迎,峻于制敕。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惟恐居后,朝夕如市。十宅诸王及百孙院婚嫁,皆先以钱千缗赂韩、虢使请,无不如志[3]。上所赐与及四方献遗,五家如一。竞开第舍,极其壮丽[4]。一堂之费,动逾千万。既成,见他人有胜己者,辄毁而改为。虢国尤为豪荡,一旦,帅工徒突入韦嗣立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韦氏以隙地十亩而已[5]。中堂既成,召工圬墁,约钱二百万[6]。复求赏技,虢国以绛罗五百段赏之,嗤而不顾,曰:“请取蝼蚁、蜥蜴,记其数置堂中,苟失一物,不敢受直。”[7]

【注文】

[1]宫掖:掖指掖廷,宫内的旁舍,是妃嫔居住的地方。因称皇宫为宫掖。

[2]命妇:受帝王封号的妇女。唐代的命妇有内命妇和外命妇之分。内命妇指皇宫内的命妇。皇帝的妃嫔及皇太子的良娣(dì)(正三品,地位仅次于皇太子妃)以下,为内命妇,系皇帝及太子的小妾。外命妇是皇宫外命妇的通称。唐代公主及王妃以下,诸王之母亲、妻子,职事官五品以上、勋官四品以上官员的母亲、妻子等,均可封外命妇之号,享有朝参皇后等礼节上的荣誉。  玉真公主(?—762年):唐睿宗李旦之第九女,昭成皇后窦氏所生,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字持盈,始封昌隆县主,唐睿宗继承皇位后,进封昌隆公主,后改封玉真公主。公主崇尚道教,自愿出家为女道士,在长安城内专门立玉真观。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死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在唐朝外命妇制度中,公主为正一品,国夫人应视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取其高者。在当时,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的丈夫或儿子都没有被授予一品官衔。即便他们升至一品官,按制度规定,三位也仅仅是正四品的国夫人,远低于公主的品级。而玉真公主却慑于她们的权势,不敢先就座。

[3]十宅:即“十王宅”。唐玄宗即位后,为抑制诸皇子的势力,不让封王的皇子在宫廷外建立自己的王府。皇子幼年居住在宫内,成年后居住在“十王宅”(玄宗开始有十个儿子封王,他们集中居住在宫内的宅第称“十王宅”。后来子嗣增加,又演变为“十六王宅”)。诸位皇子集中在宫廷旁边生活,命宦官管理和监视。  百孙院:唐玄宗为众孙子所建的居住场所。唐玄宗儿子众多,因此诞育的皇孙也非常多。于是在“十王宅”外建“百孙院”。这些皇孙都集中居住于皇宫附近的“百孙院”。

[4]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和杨国忠的府第位于长安城的宣阳坊。杨国忠的宅第在虢国夫人的住宅之南,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的宅第与这二人相接。宣阳坊是贵族官僚的住宅聚集之地,靠近唐玄宗开元末年以来的政治中枢兴庆宫和东市。

[5]韦嗣立(654—719年):武周时代、唐中宗朝宰相。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字延构。韦承庆的弟弟,幼年举进士。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令其代兄为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书。他因为当时学校颓废,刑法滥酷,上疏提出谏议。武周长安四年(704年),拜凤阁侍郎(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担任宰相。当时朝廷重内官(即京官)轻外官(即外地的官员),地方州或郡的长官才能、治绩多不行。嗣立自请到京外任官。于是,他带着“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之官衔,检校(即临时担任)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刺史。唐中宗重登皇位后,嗣立又因为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关系亲密,被贬为饶州(治今江西鄱阳)长史。后又被征入朝廷,拜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选官之事。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任宰相之职。唐中宗李显崇饰佛寺、道观,滥封官员,费用百出。嗣立进谏言,中宗不采纳。韦嗣立后来被附入中宗韦皇后的属籍,封逍遥公。中宗死后,韦皇后被杀。唐睿宗即皇帝位,贬嗣立为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刺史。唐玄宗开元初年,回到朝廷担任国子祭酒,后又迁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刺史。韦嗣立的宅第位于长安城的宣阳坊,居坊之左,后被虢国夫人侵占。韦嗣立是唐睿宗、玄宗的对立派唐中宗、韦皇后的人,因此在玄宗朝不得势。所以,他的住宅会被正得势的杨贵妃家族侵占,毫无反击之力。

[6]圬(wū):本义指泥瓦工人用的抹(mǒ)子。这里引申为抹灰等泥瓦工作。  墁(màn):通“槾”。指抹子,一种涂墙的工具。

[7]绛罗:深红色的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在唐朝具有货币的功能。  嗤(chī):讥笑。

【译文】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冬十一月癸未(十七日),杨贵妃的姐姐当中,嫁给崔氏的封为韩国夫人,嫁给裴氏的封为虢国夫人,嫁给柳氏的封为秦国夫人。这三人都有才干、姿色美丽,玄宗称她们为“姨”。她们出入皇宫,一并享受皇帝给予的恩惠,其权势倾天下。每一次命妇入宫面见皇帝,玉真公主等都让她们,不敢先坐下。贵妃的这三个姐姐与杨铦、杨锜五家,只要有请托之事,地方官府对其奉承迎合,执行起来比执行皇帝颁发的制书、敕书还严格​‍‌‍​‍‌‍‌‍​‍​‍‌‍​‍‌‍​‍​‍‌‍​‍‌​‍​‍​‍‌‍​‍​‍​‍‌‍‌‍‌‍‌‍​‍‌‍​‍​​‍​‍​‍​‍​‍​‍​‍‌‍​‍‌‍​‍‌‍‌‍‌‍​。各地都有向这“五杨”家贿赂、赠送礼物的,他们像车辐集中于车轮中心的圆木一样聚集在“五杨”的家门。这些人给“五杨”家送礼,唯恐落在他人之后。“五杨”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门庭若市。居住在“十王宅”的各亲王及百孙院的皇孙们如果有婚嫁之事,都先用上千贯钱贿赂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请她们向皇帝请婚,玄宗无不应允,没有不如他们所愿的。皇帝所赐之物,以及各地所进献、赠送之物,“五杨”家所得都是一样的。“五杨”家竞相在长安城修建豪宅,非常壮观、华丽。修建其中一座堂屋所花的费用,动不动就超过千万。房屋已经建成了,如果他们看到别人的宅第比自己的还好,就立即毁掉改建。虢国夫人尤其追求豪华、行为放纵。有一次,虢国夫人率领一帮工匠突然闯入韦嗣立的住宅,当即拆掉韦家的旧房子,就地修建自己的新宅第,只给韦氏十亩空地而已。虢国夫人府中的堂屋建成,召来工匠涂抹墙壁,先说好了给二百万钱。这一工程完成后,工匠又要求虢国夫人赏赐他们所干的技术活。虢国夫人用绛罗五百段赏赐他们。他们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地说:“请你们取蝼蚁、蜥蜴,记下它们的数目放置在堂屋中。如果发现任何一处缝隙,我们都不敢接受这笔赏钱。”

【原文】

九载春二月,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1]。户部郎中吉温因宦官言于上曰:“妇人识虑不远,违忤圣心,陛下何爱宫中一席之地,不使之就死,岂忍辱之于外舍邪!”[2]上亦悔之,遣中使赐以御膳。妃对使者涕泣曰:“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3]乃剪发一缭而献之[4]。上遽使高力士召还,宠待益深[5]

【注文】

[1]忤(wǔ):违反。

[2]户部郎中:唐朝中央尚书省户部设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户部郎中、员外郎掌管天下各州县的户籍,各地向中央交纳的贡赋。

[3]掖庭:参见前“掖廷”“宫掖”条注。  荐:献,进献祭品。

[4]缭(liáo):缠绕、环绕。

[5]遽(jù):急忙。

【译文】

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春二月,杨贵妃又违反了皇帝的旨意,被皇帝遣送回杨家的私宅。户部郎中吉温通过宦官对玄宗说:“妇人没有什么见识,违背了您的心意。陛下为什么爱惜宫中的一席之地,不把贵妃赐死于宫中。怎么忍心让她在宫外之地受辱呢!”玄宗也后悔了,就派遣宦官作为使者,将自己享用的饮食赐给杨贵妃。贵妃对使者哭泣着说:“我犯了罪,该死,因陛下宠幸,不杀我,把我送回家里。现在,我应当永远离开掖庭。所有的黄金、玉石、珍宝、玩物,都是陛下赐给我的,因此这些东西不值得献给陛下。只有我的头发是父母赐予的,敢进献给陛下,以表示我的诚意。”于是贵妃剪下一缕头发,进献给玄宗。玄宗看了,急忙派高力士将贵妃召还宫中,对她的宠幸和优待越来越深。

【原文】

时贵戚竞以进食相尚,上命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水陆珍羞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1]。中书舍人窦华尝退朝,值公主进食,列于中衢,传呼按辔出其间,宫苑小儿数百奋梃于前,华仅以身免[2]

【注文】

[1]检校进食使:临时代理进食使之职。进食使是临时委派的差遣,负责掌管皇家的饮食。

[2]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属官,设六人,正五品上。负责侍从朝会,参议政务。皇帝的旨意由宰相负责传达词头后,交中书舍人草拟皇帝的诏书、敕书。中书舍人六员分押尚书省六部,协助宰相批复公文。唐玄宗开元以后,由翰林学士(皇帝选任有文学才能的官员,进入内廷,以备皇帝随时宣召,撰拟文字,草拟诏书,渐渐侵夺外朝的宰相之职权,称为“内相”)草拟皇帝的机密诏书,中书舍人唯草拟例行的、普通的诏书、敕书。后来皇帝又常常任命他官兼知制诰或知中书舍人事,必须兼这两种差遣使职方可负责草拟诏书、敕书。这样,中书舍人渐渐成为闲职。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梃(tǐng):棍棒。

【译文】

当时,在贵族官僚中流行吃喝的风气。皇帝任命宦官姚思艺临时代理进食使之职。皇家享用的来自水里和陆地上的珍贵佳肴达几千盘,一盘的费用就相当于十户中产阶级的家产。中书舍人窦华曾经在退朝时,正碰见公主进食,排列在道路的中间。窦华叫着、喊着,拿着驾马用的缰绳出入这一人群当中,却被几百名宫苑中的小孩儿用棍棒奋力击打,窦华仅仅以身逃脱。

【原文】

杨钊以图谶有“金刀”,请更名,上赐名国忠。

【译文】

杨钊以自己的名带“金刀”,按预言的说法对自己不好,于是向皇帝请求改名。玄宗亲自赐名为“国忠”。

【原文】

十载春正月庚子,杨氏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从者争西市门[1]。杨氏奴挥鞭及公主衣,公主坠马,驸马程昌裔下扶之,亦被数鞭。公主泣诉于上,上为之杖杀杨氏奴。明日,免昌裔官,不听朝谒[2]

【注文】

[1]广平公主:即广宁公主,唐玄宗之女,董芳仪所生。公主首嫁程昌裔,后又嫁苏克贞。死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  西市:指长安城的西市。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作为手工业、商业区,市场交易集中于此。两市的形制、规模、布局及市场管理制度大致相似。其中西市位于皇城西南,和东市对称。西市内有卖衣服、丝织品、药材、铁器、陶器、石刻、珠宝、鱼类、油类、粮食、酒类的店铺,还有旅店,外来胡人开设的店铺,共二百二十行。部分店铺还附有加工场所或作坊。流寓长安的来自西域的商人多在西市开设店铺,买卖珠宝、玉器等奢侈品,或经营货币存放等业务。西市的商业比东市繁华,有金市之称。西市内设有常平仓(唐朝官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所设置的粮仓)、供运输和用水之水渠和“海池”。

[2]朝谒(yè):入朝觐(jìn)见皇帝。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春正月庚子(十六日),杨氏五宅(指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杨铦、杨锜)在夜间出游,与广平公主的侍从争夺西市之门。杨家的家奴挥动鞭子打到公主的衣服上,使公主从马上跌下来,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程昌裔下马扶公主,也被杨家的家奴抽打了几鞭。公主哭泣着向玄宗倾诉了此事,玄宗为公主出气,命令将这名杨家的家奴杖打致死。第二天,玄宗却免去了程昌裔的官职,不让他入朝觐见皇帝。

【原文】

十一载。京兆尹王鉷权宠日盛,领二十余使。鉷得罪,敕杨国忠鞫之,仍以国忠兼京兆尹。夏五月丙辰,杨国忠加御史大夫,京畿、关内采访使,凡王鉷所绾使务,悉归国忠[1]

【注文】

[1]京畿、关内采访使:即京畿道、关内道的采访使,属于使职。负责京畿道、关内道地区的巡按、监察。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根据自然山川形势分天下为十道(监察区),关内道就是其中之一。其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以西和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对全国各道设采访处置使。又分关内道的京城长安及附近地区(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道。京畿、关内二道同治长安(今陕西西安)。授予杨国忠京畿、关内采访使,等于让他掌控首都及附近地区的官员的监察大权。  绾(wǎn):统管、总揽。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京兆尹王鉷的权势越来越大,所受皇帝的恩宠也越来越盛,他一共担任了二十多个使职。王鉷得罪了皇帝,皇帝下敕书让杨国忠审讯,仍然让杨国忠兼任京兆尹。夏五月丙辰(十一日),玄宗给杨国忠加御史大夫之衔,又命他为京畿道、关内道的采访使。凡是王鉷所领的使职掌管的事务,都划归杨国忠总揽。

【原文】

十一月庚申,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其判使并如故[1]。国忠为人强辩而轻躁,无威仪​‍‌‍​‍‌‍‌‍​‍​‍‌‍​‍‌‍​‍​‍‌‍​‍‌​‍​‍​‍‌‍​‍​‍​‍‌‍‌‍‌‍‌‍​‍‌‍​‍​​‍​‍​‍​‍​‍​‍​‍‌‍​‍‌‍​‍‌‍‌‍‌‍​。既为相,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袂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慴[2]。自侍御史至为相,凡领四十余使,台省官有才行时名,不为己用者皆出之。

【注文】

[1]文部尚书:唐朝职事官名。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改尚书省吏部置文部,改吏部尚书为文部尚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复旧称。在这里,文部尚书仅表示官品,并不实际掌管相关职事。

[2]攘(rǎng):捋起(衣袖)。  袂(mèi):袖子。  颐指气使: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指使人。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慴(shè):同“慑”,恐惧、害怕。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庚申(十七日),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仍然具体掌管使职的事务。国忠为人喜欢辩论、轻率、急躁,没有威仪。但是他既然成为宰相,即以天下为己任,处理国家事务非常果断。他身居朝廷,挽起袖子、扼住手腕,对公卿以下的官吏颐指气使,使他们没有不被震慑而屈服的。杨国忠从侍御史升到宰相,一共统领四十多个使职。中央台省的官员中,凡是有才干和名望的,如果不为自己所用,都贬到京城之外。

【原文】

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1]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2]。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遂隐居嵩山[3]

【注文】

[1]进士: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及第者。进士科考文章、诗赋,因此能考中的一般都是很有学问、才干之人。  彖:音tuàn。

[2]杨右相:这是用姓氏加官位来称呼杨国忠。这也是唐人的一种风习。  泰山:中国古代名山五岳之一。泰山位处东方,在今山东中部泰安市,为东岳。泰山以稳固著称,有“稳如泰山”之说。

[3]嵩山:中国古代名山五岳之一。嵩山位处中原大地,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为中岳。嵩山分为两支,东部为太室,西部为少室。

【译文】

有人劝陕郡的进士张彖去拜见杨国忠,并说:“只要拜见了杨国忠,你马上可以得到富贵。”而张彖却说:“你们依靠杨右相,以为靠上了泰山,我却认为他只是一座冰山。如果有一天洁白的太阳出来了,你们会失去自己的靠山的!”于是,张彖到嵩山去隐居。

【原文】

十二月,杨国忠欲收人望,建议:“文部选人,无问贤不肖,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阙注官。”[1]滞淹者翕然称之[2]。国忠凡所施置,皆曲徇时人所欲,故颇得众誉。

【注文】

[1]资:在唐朝,选任官吏论资排辈、依资递迁。唐朝的“资”或“资格”不是单纯按年头排名次,而是根据官资定选数,依选数分先后。选数考虑了出身途径、官品高卑、职务闲剧等。这也是选用官员容易掌握的标准。  阙:空缺的官位。

[2]滞淹:指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迁。  翕(xì)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二月,杨国忠想收买人心,于是建议:“文部(即吏部)选拔官吏,不管是否贤能,选数多的留用,依据资格、空缺的官位来选任官员。”这使等待很长时间还未得到官位的人都一致称赞杨国忠。凡是杨国忠所施行的政策,都曲解规则,顺从时人的需要,因此,他很得大家的称赞。

【原文】

十二载春正月,京兆尹鲜于仲通讽选人请为国忠刻颂,立于省门[1]。制仲通撰其辞,上为改定数字,仲通以金填之。

【注文】

[1]选人:候选官员的通称。在唐代,有资格担任官员的人(即选人)很多,而官位却十分有限。有资格任官之人必须经过尚书省吏部(负责文官)或兵部(负责武官)的选拔,才能正式担任官员。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春正月,京兆尹鲜于仲通用含蓄的话暗示参加选官的选人请愿,为杨国忠立碑刻颂词,并将此碑立在尚书省门前。皇帝下制书,请鲜于仲通书写颂词,然后由玄宗亲自加以改定,再由鲜于仲通用黄金来填充碑上所刊刻的文字。

【原文】

冬十月,上幸华清宫[1]

【注文】

[1]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位于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改名华清宫。玄宗同时下令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阁,布设园林美景。此时的华清宫豪华气派,有汤池十八所,盛况空前。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到此地洗浴。杨国忠在华清宫也建有宅第。在当时,华清宫也成为帝王的临时办公场所,唐玄宗时代的临时性政治中心。但在“安史之乱”后,这座盛极一时的行宫走向没落,皇帝很少游幸。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冬十月,玄宗驾幸华清宫。

【原文】

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居第相邻,昼夜往来,无复期度,或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1]

【注文】

[1]障幕:在唐朝,妇人出行必须有帏幕遮住自己的身体。

【译文】

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住宅相邻,二人不分白天、黑夜地来往,没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和度。二人有时并排着骑马、拿着缰绳进入朝廷,也不用帏幕遮蔽,路上的行人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景,而把自己的眼睛遮住。

【原文】

三夫人将从车驾幸华清宫,会于国忠第,车马仆从,充溢数坊,锦绣珠玉,鲜华夺目[1]。国忠谓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缘椒房至此,未知税驾之所,然念终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极乐耳。”[2]杨氏五家,队各为一色衣以相别,五家合队,粲若云锦[3]。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其前[4]

【注文】

[1]车驾:车乘或车队。帝王的乘舆(乘坐的车)也称为车驾。这里代称皇帝。  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唐代的城市实行坊市制。居民居住区称为坊,商品交易区称为市。坊与市分开。居民被固定在坊内封闭的空间里,坊墙不得破坏,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唐长安城的每个坊都有坊门,设有开闭时间。

[2]椒房:后妃居住的宫室。因用椒泥涂墙壁,故名。用椒和泥,取其温暖有香气,兼有多子之义。椒房亦用作后妃的代称。  税驾: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  令名:美名。

[3]粲(càn):鲜明、明亮。

[4]旌(jīng)节: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本为古代使者所持凭证。在唐朝,旌节除了作为使者的凭证,也作为将帅统兵的凭证。得到朝廷所授予的旌节的官员有专赏、专杀之特权​‍‌‍​‍‌‍‌‍​‍​‍‌‍​‍‌‍​‍​‍‌‍​‍‌​‍​‍​‍‌‍​‍​‍​‍‌‍‌‍‌‍‌‍​‍‌‍​‍​​‍​‍​‍​‍​‍​‍​‍‌‍​‍‌‍​‍‌‍‌‍‌‍​。唐中央政府常常赐予节度使旌节,作为朝廷正式任命节度使的标志,旌节也成为节度使权威的凭证。

【译文】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即将跟随玄宗的车驾到华清宫,她们先到杨国忠的宅第汇合。杨家的车马、仆人,占满了长安城的几个坊。锦绣、珠宝、玉器,显得非常鲜艳,引人注目。杨国忠对客人说:“我本来出自贫寒之家,因为是皇帝宠妃(指杨贵妃)的亲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以升迁到这么高的官位,我还不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样的呢。但是,我想到自己终究不能成就美名,还不如趁现在得意之时极力寻欢作乐呢。”杨氏五家分成五个队,每个队的人都穿一种颜色的衣服,以相区别。五家一汇合成队,就像白云、锦绣一样鲜艳明亮。杨国忠仍然拿着剑南节度使的旌节,带领自家的队伍排到“五杨”家大队人马的最前面。

【原文】

国忠子暄举明经,学业荒陋,不及格[1]。礼部侍郎达奚珣畏国忠权势,遣其子昭应尉抚先白之[2]。抚伺国忠入朝上马,趋至马下。国忠意其子必中选,有喜色。抚曰:“大人白相公,郎君所试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3]国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策马不顾而去[4]。抚惶遽,书白其父曰:“彼恃挟贵势,令人惨嗟,安可复与论曲直。”[5]遂置暄上第[6]。及暄为户部侍郎,珣始自礼部迁吏部,暄与所亲言,犹叹己之淹回,珣之迅疾[7]

【注文】

[1]暄:音xuān。  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参见前“进士”条注)并行。明经科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记忆。考试较容易,录取人数多。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明经科开始渐渐被人轻视,统治者和士大夫都更重视考察文章、诗赋的进士科。

[2]礼部侍郎:中央尚书省所属的六部之一礼部的副官。参见《唐朝中央政务机构职官简表》。  达奚珣(xún):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朝大臣。历官礼部侍郎,主持过科举考试,被迫录取杨国忠之子杨暄,因此转为吏部侍郎,官至河南尹,负责管理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的一切事务。安禄山上表献马三千匹,选将士六千人送达长安。当时达奚珣察觉安禄山有反叛之意,于是上书:建议让安禄山迟至冬天再献马也不迟,并由官府配给马夫。安史之乱时,达奚珣以河南尹的身份组织军民,加固城郭,抵御叛军。安禄山的叛军攻入东都洛阳城时,达奚珣兵败被俘,投降于安禄山。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封达奚珣为侍中。唐肃宗时,陈希烈、达奚珣等投降安禄山、担任叛军所署伪官的二百多名官员被幽禁于长安的杨国忠宅审问。达奚珣被斩首。

[3]相公:对宰相的尊称。因为担任宰相之职的官员多被封为公,故名。  程式:规程,法式。

[4]策:竹制的马鞭子。

[5]嗟(jiē):叹息。

[6]上第:唐代科举考试中,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

[7]自礼部迁吏部:在唐朝的行政制度中,尚书省所属的六部的排序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达奚珣由礼部侍郎(正四品下)迁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当然也属于升官。  淹回:又作“淹徊”,徘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译文】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科举考试明经科的测验,他因为不努力学习,水平很差,考试不及格。礼部侍郎达奚珣畏惧杨国忠的权势,就派他的儿子——昭应县县尉达奚抚先将这一结果告诉杨国忠。达奚抚侦查到杨国忠到朝廷的时候,杨国忠正在上马,于是他就奔向杨国忠所骑的马下。杨国忠心想他的儿子一定能考中,面带喜色。而达奚抚却告诉他:“大人(指其父达奚珣)让我告诉您,您的儿子参加考试,不中规程,但是也不敢轻易让他落第​‍‌‍​‍‌‍‌‍​‍​‍‌‍​‍‌‍​‍​‍‌‍​‍‌​‍​‍​‍‌‍​‍​‍​‍‌‍‌‍‌‍‌‍​‍‌‍​‍​​‍​‍​‍​‍​‍​‍​‍‌‍​‍‌‍​‍‌‍‌‍‌‍​。”杨国忠愤怒地说:“我的儿子还用愁得不到富贵吗?竟然被你们这种低微下贱的人出卖!”说完,杨国忠用鞭子抽马,根本不看达奚抚就走了。达奚抚感到恐惧,就捎书信告诉他的父亲,说:“他依仗着他的尊贵地位和权势,让人扼腕叹息,怎么可以再跟他讨论是非曲直呢?”于是,达奚珣判杨国忠的儿子杨暄的考试成绩为上第。直到杨暄升到户部侍郎,达奚珣才开始从礼部的官员升至吏部的官员。杨暄对跟他亲密的人谈及此事,仍然感叹自己有才德而屈居下位,而达奚珣的升迁却太快了。

【原文】

国忠既居要地,中外饷遗辐凑,积缣至三千万匹[1]

【注文】

[1]饷遗:馈赠。  缣(jiān):细绢。  匹:量词。计算丝织品、布的长度单位。在唐代,丝织品中的罗(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绫(有花纹的丝织品)、段(缎子,质地厚密、一面光滑的丝织品)、纱(轻薄的丝织品)、縠(音hú,有皱纹的纱)、(音shī,自蚕茧缫制得到白丝或以蚕丝织成的织物)、(音chóu,丝织品的一种,后来写作“绸”),以四丈为一匹。

【译文】

杨国忠既然身居要职,朝廷内外之人送给他的礼物,就像车辐集中于车轮中心的圆木一样聚集在他的周围。他所收到的别人赠送的细绢达到三千万匹。

【原文】

十三载春二月丁丑,杨国忠进位司空[1]。甲申,临轩册命[2]

【注文】

[1]司空:官名。唐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正一品。本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之重臣。但在唐朝,司空仅作为大臣的加官(只表示身份、官位的荣誉衔),无实际职掌。

[2]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的屋檐下和台阶之间有平台,平台两边有栏杆,犹如车之轩(栏杆),故称。唐朝册立皇后、太子,以及册封重要的官员,采用“临轩册命”的方式。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春二月丁丑(十一日),杨国忠升为司空。甲申(十八日),在皇帝宫殿前的平台举行册封杨国忠为司空的仪式。

【原文】

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杨国忠恶京兆尹李岘不附己,以灾沴归咎于岘,九月,贬长沙太守[1]。岘,祎之子也[2]。上忧雨伤稼,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上以为然。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水灾,国忠使御史推之[3]。是岁,天下无敢言灾者。高力士侍侧,上曰:“淫雨不已,卿可尽言。”对曰:“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4]上黙然。

【注文】

[1]李岘(xiàn)(709—766年):唐朝宗室,玄宗、肃宗、代宗朝大臣。他少年时期即具备行政官员的才干,因家庭背景而进入仕途。唐玄宗天宝中,升迁至京兆尹,管理京城及附近地区,为政很得人心。宰相杨国忠讨厌他不依附于自己,就将他贬为长沙(今湖南长沙)太守。当时,京城米价贵,百姓有歌谣唱道:“欲粟贱,追李岘。”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他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担任宰相之职,凡是军国大事他均独自裁决,招致其他宰相的嫉恨。他曾经向唐肃宗陈述大宦官李辅国专权乱政之状。因为直言敢谏,被贬为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又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再次成为宰相。不久即为宦官所妒忌,被罢去宰相之职,迁太子詹事、吏部尚书,无实权。后再贬为衢州(今浙江衢州)刺史,卒。  沴(lì):因天气不和而生的灾害。  长沙:地名。即长沙郡。治长沙(今湖南长沙),辖长沙、湘潭、湘乡、益阳、醴(lǐ)陵、浏阳县,相当于今湖南长沙、湘潭东南、湘乡、益阳、醴陵、浏阳。

[2]祎:即李祎(?—743年)。参见前“信安王祎”条注。

[3]扶风:地名。即扶风郡​‍‌‍​‍‌‍‌‍​‍​‍‌‍​‍‌‍​‍​‍‌‍​‍‌​‍​‍​‍‌‍​‍​‍​‍‌‍‌‍‌‍‌‍​‍‌‍​‍​​‍​‍​‍​‍​‍​‍​‍‌‍​‍‌‍​‍‌‍‌‍‌‍​。治天兴(凤翔)(今陕西凤翔),辖天兴、扶风、宝鸡、岐阳、岐山、郿(méi)县、麟游、普润、虢县,相当于今陕西凤翔、扶风、宝鸡市、岐山东北岐阳村、岐山、眉县、麟游等地。  推:推究,推求。

[4]假:授予、委托。从高力士的这段回答可以看出:高力士认为水灾的产生是因为天地间阴阳不协调,借此自然现象来讽喻人事。杨国忠身为宰相,独揽大权,闭塞天子的视听。而且,内廷的宦官集团与外朝的宰相集团之间的矛盾很深。

【译文】

自从去年开始,水灾和旱灾相继发生,导致关中地区发生大规模的饥荒。杨国忠讨厌京兆尹李岘不依附于自己,就将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归咎于李岘行为不当。在天宝十三载(754年)九月,杨国忠将李岘贬为长沙太守。李岘是李祎的儿子。玄宗担心雨水太多了会伤害庄稼,杨国忠却取来长势好的禾苗,进献给玄宗,说:“雨水虽然多,但是不会伤害庄稼的。”玄宗也认为如此。扶风太守房琯说扶风地区有水灾,杨国忠就指使御史台的官员去推究他的罪状。结果,在这一年,天下都没有人敢说自然灾害之事。高力士侍奉在玄宗的身边,玄宗对他说:“现在下雨下得没有节制了,你对此事可以畅所欲言。”高力士回答道:“自从陛下把国家的大权委托给宰相,宰相处理政务、实施赏罚并没有规矩和章法,致使天下的阴阳都失去了应有的标准,我又怎么敢说话呢!”玄宗听了,沉默不语。

【原文】

十四载。安禄山反。冬十二月,上议亲征,辛丑,制太子监国,谓宰相曰:“朕在位垂五十载,倦于忧勤,去秋已欲传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余灾遗子孙,淹留俟稍丰[1]。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且使之监国[2]。事平之日,朕将高枕无为矣。”杨国忠大惧,退谓韩、虢、秦三夫人曰:“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姊妹并命在旦暮矣。”相与聚哭,使三夫人说贵妃,衔土请命于上,事遂寝[3]

【注文】

[1]监国: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在唐玄宗朝末期,宰相集团与太子集团的矛盾冲突一直非常严重。大权在握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均与太子李亨为敌(参见《李林甫专政》)。而且在这场斗争中,基本上是宰相集团占据优势。如果这次太子李亨成功监国,临时代理皇帝处理政事,就能扭转自己的劣势,甚至趁机打压或除掉宰相杨国忠。因此,杨国忠才会极力请杨贵妃出面阻止玄宗亲征。  垂五十载:将近五十年。唐玄宗李隆基于先天元年(712年)即皇帝位,到天宝十四载(755年),约四十四年,接近五十年。  淹留:滞留、停留。  俟(sì):等待。

[2]横(hèng):出乎意料地。  胡:在唐朝,广义的“胡”指汉人之外的其他各族,狭义的“胡”一般指粟特人。粟特一作粟弋(yì)、窣(sū)利、速利等,是古代中亚地区讲东伊朗语的粟特人居住地区的名称。主要位于葱岭以西,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粟特人居住的地区出产马、牛、羊、瓜果、葡萄,经营农业、牧业。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这里相继出现了一些城镇和国家,如康国、安国、石国、米国、史国、何国、曹国等,又称“昭武九姓”。自汉代以后,粟特人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粟特人擅长经商,其足迹遍及欧亚大陆许多地区。他们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贸易,这使他们在四周邻国的政治生活、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正是粟特人进入中原并深入影响中原社会的高潮阶段。他们在中原地区经商,还做文职官员、充当外交使者或军事将领。从种族血缘来讲,安禄山属“杂种胡”,是粟特人和突厥人(唐朝北方的游牧族群)的混种。

[3]衔土:口含泥土。古代臣下请求死罪的一种表示。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造反。这年冬季十二月,玄宗想亲自率领士兵征讨叛军​‍‌‍​‍‌‍‌‍​‍​‍‌‍​‍‌‍​‍​‍‌‍​‍‌​‍​‍​‍‌‍​‍​‍​‍‌‍‌‍‌‍‌‍​‍‌‍​‍​​‍​‍​‍​‍​‍​‍​‍‌‍​‍‌‍​‍‌‍‌‍‌‍​。十二月辛丑(十六日),皇帝下制书,让皇太子监国,代行处理国政。玄宗对宰相说:“我在位已经将近五十年,对勤于处理国事以及其中遇到的忧虑、问题,已经感到疲倦了。我在去年秋季已经有意将皇位传给太子,但当时正值水灾、旱灾相继发生,我不想把带有灾害的江山传给子孙,于是才滞留下来,以等待天下的庄稼稍稍丰收。可是我没想到安禄山这个逆胡会出乎意料地发动叛乱。我应该亲自率兵征讨叛军,并使太子监国。等到我平息了这场叛乱,将把皇位传给太子,自己居住在宫中享乐,什么事都不管了。”杨国忠听了,感到非常害怕。他在退朝之后,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说:“太子一向讨厌我们杨家蛮横霸道,他的厌恶之情已经聚集很久了。如果他一旦掌管天下,我与你们都命在旦夕啊。”杨国忠与三位夫人都聚在一起痛哭。杨国忠让三位夫人出面去说服杨贵妃,请贵妃劝玄宗不要亲自率军出京城平叛。于是,杨贵妃口含泥土,向玄宗请求收回亲征的命令。这样,玄宗才打消了亲自出征的念头。

【原文】

肃宗至德元载[1]。杨国忠劝上幸蜀。[夏六月丙申],上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2]。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3]。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追杀之,并杀其子暄及韩国、秦国夫人。

【注文】

[1]肃宗:参见前“太子”条注。  至德:唐肃宗李亨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三年,即至德元载(756年)七月至至德三载(758年)一月。至德元载,即公元756年。

[2]马嵬(wéi)驿:地名。又称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西。相传晋人马嵬于此筑城,故名。唐玄宗天宝年间,东北边将安禄山发动叛乱,即将攻入京城长安。在这危急时刻,玄宗仓皇逃离长安,奔向成都。在途中,经过马嵬驿时,随行的一部分军将哗变,杀死宰相杨国忠,并想将杨贵妃也一并杀死。玄宗迫于压力,让高力士在此地将贵妃勒死。

[3]龙武大将军:唐朝宫廷北衙禁军将领。在唐朝的宫殿布局中,皇帝的居住地(即宫城)在宫廷的北部,因此驻守宫廷北门的北衙禁军的向背在历次宫廷政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从原来的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中分出龙武万骑(jì)营,另外设置左、右龙武军。各有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三人,从三品。龙武军与羽林军分别负责宫廷北门的禁卫兵宿卫与扈(hù)从皇帝。  陈玄礼(生卒年不详):唐中宗、睿宗、玄宗朝禁军将领。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任禁军将领万骑果毅,帮助李隆基翦除其政敌中宗韦皇后的势力。李隆基即位后,升玄礼为龙武大将军,掌管一部分北衙禁军。他淳朴自检,严守宫禁。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玄礼率领禁军跟随玄宗逃出长安,奔往蜀地。在途中,经过马嵬驿,他得到太子李亨的支持,起兵杀死宰相杨国忠,又逼迫玄宗杀死杨贵妃。后来,陈玄礼又跟随玄宗到了蜀地。李亨率领一部分将领和士兵分兵北上,到达朔方节度使的治所灵州(今宁夏吴忠),即皇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唐军收复长安后,陈玄礼又护送太上皇回到京城,被封为蔡国公。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肃宗宠幸的大宦官李辅国逼太上皇迁移到西内(即太极宫。安禄山叛乱后,皇帝的生活起居和中枢权力运作已经转移到长安城东北的大明宫,太极宫的地位大大跌落。太上皇居住在太极宫,其实是让他远离权力中心),同时勒令陈玄礼退休。

【译文】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杨国忠劝玄宗驾幸(实际是逃跑)蜀地(杨国忠所兼领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辖区)。夏季六月丙申(十四日),玄宗从长安出发,到达马嵬驿,随行的军将和士兵感到饥饿、疲乏,都非常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这一切灾祸都是杨国忠造成的,想杀死他。正逢吐蕃的使者二十多人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倾诉自己没有东西吃。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们,就被禁军士兵追上,被杀死。他的儿子杨暄,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也同时被杀。

【原文】

上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国忠妻裴柔与其幼子晞及虢国夫人、夫人子裴徽走至陈仓,吏士追捕诛之[1]。事见《安史之乱》。

【注文】

[1]晞:音xī。  陈仓:县名。即陈仓县,隶属于扶风郡,相当于今陕西宝鸡市。位处长安通往蜀地的交通要道。

【译文】

玄宗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在佛堂。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小儿子杨晞、虢国夫人及其儿子裴徽逃跑到陈仓,仍然被兵士追到,被杀死。这一事件的经过见《安史之乱》。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