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王谋逆
始兴王谋逆
【内容提要】
《始兴王谋逆》叙述了陈朝宣帝陈顼(xū)去世前后,始兴王陈叔陵谋杀太子陈叔宝,企图夺取帝位,最终失败被杀的历史过程。
公元569年,陈朝内部出现了一次重要的政权更迭。安成王陈顼废黜陈废帝陈伯宗,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陈宣帝即位后,改元太建,立长子陈叔宝为太子。
陈叔陵是陈宣帝陈顼第二子,与太子陈叔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陈宣帝即位,封为始兴王,陈叔陵还曾历任江州刺史,湘州、扬州刺史等职。
陈叔陵性情苛刻,狡猾阴险,但被陈宣帝和太子陈叔宝所宠信。他一方面矫揉造作,邀取名声;另一方面党同伐异,树立权势。陈朝朝臣之中,凡顺应他者,陈叔陵就劝陈宣帝陈顼重用;稍有抵牾,就罗织罪名,严刑处置。他发掘冢墓,逼淫民女,胡作非为,进而图谋不轨,窥伺帝位。
陈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陈顼得病,太子陈叔宝和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起入宫侍奉。陈宣帝陈顼去世后,陈叔陵趁乱行刺太子陈叔宝。陈叔宝受伤,昏倒在地,幸亏被长沙王陈叔坚等人救下。看到刺杀未能成功,陈叔陵冲出皇宫,回到老巢纠集一千多人,想要依城自保。陈叔坚以太子的名义下令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见,萧摩诃接受敕令,率兵讨逆。陈叔陵知道大势已去,率领数百人准备投奔隋朝,结果被萧摩诃部下截击杀死。
不久,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即陈后主。陈叔宝即位后,伤势还很严重,卧床休息,不能理政。政事无论大小,都由陈叔坚裁断。陈叔坚也权倾朝廷,颇为骄横放肆,陈叔宝心生猜忌,因此将其免官,自己掌握了政权,陈朝政权暂时得以稳定。
陈宣帝去世时,北方已经统一,北强南弱格局已经很明显,但陈朝皇室不图补救,却内斗不断,徒增损耗。始兴王陈叔陵被杀,陈叔宝得以即位,国家表面上度过危机,但陈朝内部矛盾依然,衰落格局已不可逆转。
【原文】
陈宣帝大建十三年冬十二月,始兴王叔陵,太子之次弟也,与太子异母,母曰彭贵人[1]。叔陵为江州刺史,性苛刻狡险[2]。新安王伯固以善谐谑,有宠于上及太子,叔陵疾之,阴求其过失,欲中之以法[3]。叔陵入为扬州刺史,事务多关涉[4]。省执事,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5]。伯固惮之,乃谄求其意[6]。叔陵好发古冢,伯固好射雉,常相从郊野,大相款狎,因密图不轨[7]。伯固为侍中,每得密语,必告叔陵[8]。
【注文】
[1]大建:应为太建。 始兴:郡名。三国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置。治曲江(今广东韶关)。辖境相当于今广东连江、滃江流域以北地区。南朝宋末一度改名广兴。南朝齐辖曲江、桂阳、仁化、阳山、令阶、含洭(kuāng)、灵溪、中宿、浈(zhēn)阳、始兴诸县,梁时辖境逐渐缩小,陈时辖有今北江上游地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 叔陵:即陈叔陵(554—582年),南朝陈宗室王。陈宣帝陈顼第二子,陈后主弟。字子嵩(sōng)。初到北周为质子,天嘉三年(562年)还朝,封康乐侯。宣帝即位,封始兴郡王。年十六为江州刺史,后历任湘州、扬州刺史。他表面上爱慕虚名,读书不倦,但为人横暴,无所不为。陈宣帝病危,乘侍疾之机入行刺陈叔宝,逃出聚兵谋反,兵败被杀。 太子:此处指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写作艳词。隋兵南下时,他依仗长江天险,并不重视。祯(zhēn)明三年(589年),隋兵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为长城县公。 彭贵人(?—579年):南北朝末年人,南朝陈宣帝陈顼的妃子,被封贵人。生皇次子始兴王陈叔陵。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
[2]江州:州名。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置,治南昌(今江西南昌),领桂阳、武昌、安成、豫章、鄱(pó)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十郡,后又划入寻阳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福建两省及湖北长江以南、陆水以东以及湖南舂(chōng)陵水中上游以东地区。南朝辖境缩小,治所也多次迁徙,梁代治浔(xún)阳(今江西九江),南朝齐辖寻阳、豫章、临川、庐陵、鄱阳、安成、南康、南新蔡、建安、晋安诸郡。 狡险:狡诈阴险。
[3]新安:郡名。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辖遂安、海宁、始新、黎阳、歙(shè)县、黟(yī)县(“黟”一作“黝”),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和江西婺源等地,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后,辖遂安、始新、寿昌诸县,陈朝时辖境又有变化,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伯固:即陈伯固(555—582年)。陈文帝陈蒨第五子,南朝陈宗室、大臣。字牢之,母潘容华。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封新安郡王。陈废帝陈伯宗即位,为使持节,都督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彭城、琅邪二郡太守,迁丹阳尹。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进号智武将军,又授使持节、都督吴兴诸军事、平东将军、吴兴太守。四年(572年),入为侍中、翊前将军,迁安前将军、中领军。后出为南徐州、扬州刺史。因与始兴王陈叔陵图谋不轨,被杀。 谐谑(xuè):诙谐逗趣。即语言滑稽而略带戏弄。 上:皇帝。此处指陈宣帝陈顼。 中:遭受。
[4]关涉:涉及。
[5]省(gé):指尚书、中书二省。 执事:有职守之人;官员。 承意:秉承意旨;逢迎。 进用:选拔任用。 微致:稍微有。 违忤(wǔ):违背;抵触。 抵:诋毁。 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6]谄(chǎn):奉承,巴结。
[7]发:挖掘。 古冢(zhǒng):古墓。 雉(zhì):野鸡。 相从:跟随,在一起。 郊野:郊外。 款狎(xiá):亲近,亲昵。 密图:秘密图谋。
[8]密语:机密讯息。
【译文】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冬季十二月,始兴王陈叔陵是太子陈叔宝的二弟,和太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母亲为彭贵人。陈叔陵担任江州刺史,性情苛刻,狡猾阴险。新安王陈伯固因为擅长诙谐逗趣,受到陈宣帝陈顼和皇太子陈叔宝的宠幸,陈叔陵很忌恨他,暗地里搜寻他的过错,想让他陷入法网。陈叔陵后来进京担任扬州刺史,政事大多涉及尚书、中书二省。朝廷大臣中,凡是顺应他意旨的,陈叔陵就劝说陈宣帝陈顼予以提拔任用,稍微有抵牾他的,就一定诬陷为犯重罪,严重的以至于被处死。陈伯固害怕陈叔陵,于是对他阿谀逢迎,投其所好。陈叔陵喜欢挖掘古墓,陈伯固爱好打猎射野鸡,两人经常相约去郊外田野,彼此十分亲狎,进而又秘密图谋不轨。陈伯固担任侍中,每次得到机密信息,一定会告诉陈叔陵。
【原文】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上不豫,太子与始兴王叔陵、长沙王叔坚并入侍疾[1]。叔陵阴有异志,命典药吏曰:“切药刀甚钝,可砺之[2]。”甲寅,上殂。仓猝之际,叔陵命左右于外取剑[3]。左右弗悟,取朝服、木剑以进,叔陵怒[4]。叔坚在侧,闻之,疑有变,伺其所为。乙卯,小敛,太子哀哭俯伏[5]。叔陵抽剉药刀斫太子,中项,太子闷绝于地[6]。母柳皇后走来救之,又斫后数下[7]。乳媪吴氏自后掣其肘,太子乃得起[8]。叔陵持太子衣,太子自奋得免[9]。叔坚手搤叔陵,夺去其刀,仍牵就柱,以其摺袖缚之[10]。时吴媪已扶太子避贼,叔坚求太子所在,欲受生杀之命[11]。叔陵多力,奋袖得脱,突走出云龙门,驰车还东府[12]。召左右断青溪道,赦东城囚以充战士,散金帛赏赐,又遣人往新林追其所部兵[13]。仍自被甲,著白布帽,登城西门,招募百姓。又召诸王将帅,莫有至者,惟新安王伯固单马赴之,助叔陵指挥。叔陵兵可千人,欲据城自守[14]。
【注文】
[1]长沙:郡名。战国时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始置,治临湘(今湖南长沙)。南朝齐、梁时期,辖今湖南北部一带,南朝齐领临湘、罗县、湘阴、醴(lǐ)陵、刘阳、建宁、吴昌诸县,隋开皇中废。 叔坚:即陈叔坚,生卒年不详。南朝陈大臣、陈宣帝第四子。字子成,初封丰城侯。太建元年(569年),立为长沙王。历任吴郡太守,江州、广州、郢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谋杀陈叔宝,陈叔坚夺其刀,以功升任司空、扬州刺史。恃功骄纵,多行不法,被免官。后复用为荆州刺史。陈亡入隋,隋炀帝杨广时任遂宁郡太守。 并:一起;一齐;同时。
[2]典药吏:掌管药物的官吏。 砺(lì):磨。
[3]仓猝(cù):匆忙急迫。
[4]弗(fú)悟:没有理解,没有明白。 朝服:君臣朝会或举行隆重典礼时穿的礼服。 木剑:木制的剑。汉时朝服带剑,晋始改用木制,称班剑、象剑。
[5]小敛:也作“小殓”。丧礼之一,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 哀哭:悲伤地哭泣;痛哭。 俯伏:趴在地上。
[6]剉(cuò):铡;切。 斫(zhuó):本义石斧。用刀、斧等砍劈。 项:颈的后部,泛指脖子。 闷绝:晕倒。
[7]柳皇后:即柳敬言(533—615年),南朝陈宣帝陈顼皇后,陈后主陈叔宝母亲。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其母为梁武帝萧衍女长城公主。侯景之乱,逃难至江陵,梁元帝萧绎将她配给陈顼。太建元年(569年),陈宣帝陈顼即位,立为皇后。陈后主即位,尊为皇太后。当时陈后主陈叔宝有伤病,她代为执政。陈后主病伤愈,才归政。陈亡入隋,卒于东都洛阳。
[8]乳媪(ǎo):乳母。 吴氏:陈叔宝的乳母。生平事迹不详。 掣(chè):牵制;控制。
[9]自奋:自己拼命用力。
[10]搤(è):同“扼”。把守,控制。 摺(zhé)袖: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泛指摺皱重复的部分。
[11]生杀之命:生杀予夺的指示。
[12]奋袖:奋力挣脱衣袖的束缚。 突走:冲出。 云龙门:此处指建康(今江苏南京)宫城正南门。 驰车:驱车。 东府:地名。即东府城,在建康台城东南,常为扬州州治。
[13]断:截断。 青溪:古水名。三国吴开凿。发源于今江苏南京钟山西南,流经今南京市区入秦淮河,又名九曲青溪。现多已湮废,今仅存入秦淮河的一段。 东城:即东府城。 金帛(bó):黄金和丝绸,也泛指钱物。 新林:地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南。
[14]可:大约。 据城:占据城池。
【译文】
陈宣帝太建十四年(582年)春季正月己酉(初五日),陈宣帝陈顼生病,太子陈叔宝和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起入宫侍奉。陈叔陵暗中有夺皇位企图,便命令掌管药物的官吏道:“切药刀太钝,你该去磨一下。”甲寅(初十日),陈宣帝驾崩。正在忙乱之时,陈叔陵让身边随从去外面取剑。身边随从没有领悟他的用意,取了朝服和木剑呈给他,陈叔陵大怒。陈叔坚在一旁看到这种情形,怀疑陈叔陵要作乱,便暗中监视他的行动。乙卯(十五日),陈宣帝的遗体入殓,太子俯伏痛哭。陈叔陵抽出切药刀砍向太子,砍中了脖子,太子昏倒在地。太子母亲柳皇后跑来救护太子,陈叔陵又砍了柳皇后几刀。太子的乳母吴氏从后面扯住陈叔陵的胳膊,太子才得以爬起来。陈叔陵又拉住太子的衣服,太子奋力得以挣脱。陈叔坚冲上去用手扼住陈叔陵的脖子,夺走了他手中的刀,接着把他拖到柱子边,用他的衣袖把他捆绑在柱子上。当时吴氏已经扶着太子出去躲避陈叔陵,陈叔坚询问太子在何处,想要请示如何处置陈叔陵。陈叔陵力气很大,奋力挣脱了捆缚,冲出云龙门,乘车奔回东府城。陈叔陵召集身边亲信截断了青溪道,赦免东府城的囚徒,让他们充当士兵,散发金银绢帛赏赐给他们,又派人到新林追召他所管辖的军队。陈叔陵还亲自穿上铠甲,头戴白布帽,登上西城门,招募百姓参军。他又征召宗室各王和朝廷将帅,但无人前来,只有新安王陈伯固单人匹马赶来响应,协助陈叔陵指挥军队。陈叔陵的兵马大约一千人,想要占据东府城固守。
【原文】
时众军并缘江防守,台内空虚[1]。叔坚白柳后,使太子舍人河内司马申以太子命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见,受敕,帅马步数百趣东府,屯城西门[2]。叔陵惶恐,遣记室韦谅送其鼓吹与摩诃,谓之曰:“事捷,必以公为台鼎[3]。”摩诃绐报之曰:“须王心膂节将自来,方敢从命[4]。”叔陵遣其所亲戴温、谭骐诣摩诃,摩诃执以送台,斩其首,徇东城[5]。
【注文】
[1]并:全,全都,全部。 缘江:沿着长江。 台内:台城之内。台城指六朝时都城建康的宫城,又称“苑城”,故址位于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
[2]太子舍人:官职名。秦代始置,汉代沿置。三国魏也置,七品。两晋掌管东宫文书,七品。南北朝沿置,南朝宋七品、梁三班、陈七品。北魏从六品下。北齐从六品下。隋置,从六品,掌管书令表奏。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曾改为管记舍人。唐初恢复旧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右司议郎。不久复旧,正六品上。宋代亦置。 河内:郡、县名。楚、汉之际置。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河南卫辉)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辖境渐小,北魏治野王(今河南沁阳),辖野王、沁水、河阳、轵(zhǐ)县四县。隋开皇初废。隋炀帝大业(605—618年)初复置,治河内(今河南沁阳),辖河内、温县、济源、河阳、安昌、王屋、获嘉、新乡、修武、共城十县。后废。唐天宝、至德时又复置。 司马申(?—586年):南朝陈官员。字季和,祖籍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初为梁丹阳尹主簿,镇西记室参军。随王僧辩讨侯景,常出谋划策。入陈,历任江乘、秣(mò)陵令,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兼东宫通事舍人。始兴王陈叔陵刺伤陈叔宝后逃走,司马申率兵追击,以功授太子左卫率,封文招县伯。官至右卫将军卒。 右卫将军:武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置。西晋职掌宫禁宿卫,是中央禁军主要将领。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开始与左卫将军每晚留宿一人宿直宫中,南朝后期也领兵出征。晋、南朝宋皆四品,梁定为十二班,陈为三品。北魏、北齐也置,多掌禁卫,皆为三品。隋初为十二卫中右卫的次官,协助右卫大将军执掌宫禁警卫,从三品,隋炀帝杨广时改为右翊卫将军,唐代复旧。 萧摩诃(hē)(532—604年):南朝陈大将。字元胤。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骁勇善战,初为侯安都步将,因为平定留异、欧阳纥的战功,升任巴山太守。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随都督吴明彻北伐,以功封廉平县侯。后封右卫将军,始兴王陈叔陵行刺陈叔宝,萧摩诃率兵追斩陈叔陵。陈叔宝即位,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以其女为皇太子妃。陈亡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后因与隋汉王杨谅谋反,被杀。 屯:驻扎。
[3]记室:官职名。东汉始置,当时诸王、三公及大将军属官有记室令史,为书记官,掌管文书,郡府有主记室史,县府有记室史,皆掌文书表报。两晋、南北朝以来有记室令史、记室督、记室参军、中记室参军等名号,简称记室。 韦谅:南朝陈人,时为陈叔陵记室。生平事迹不详。 鼓吹:奏演乐曲的乐队。 台鼎:三公的别称。
[4]节将:持节的大将。泛指统领军队者。
[5]戴温:陈叔陵部将。生平事迹不详。 谭骐:陈叔陵部将。生平事迹不详。 台:台城。 徇(xùn):示众,对众宣示。
【译文】
当时陈朝军队全都沿长江防守,台城内守备空虚。陈叔坚禀告柳皇后,派太子舍人、河内人司马申以太子的名义下令征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宫晋见,萧摩诃接受敕令,率领骑兵和步兵数百人直逼东府城,驻扎在城西门外。陈叔陵惊慌恐惧,派遣记室韦谅把他的鼓吹仪仗送给萧摩诃,对萧摩诃说:“如果我大功告成,一定任命你为辅政大臣。”萧摩诃欺骗他们说:“必须要始兴王的心腹将领亲自前来,我才敢于听命。”陈叔陵于是派他的亲信将领戴温、谭骐到萧摩诃军中,萧摩诃把他们拘押起来送到台城,然后将这二人斩首,尸体被送到东府城外示众。
【原文】
叔陵自知不济,入内,沈其妃张氏及宠妾七人于井,帅步骑数百自小航渡,欲趣新林,乘舟奔隋[1]。行至白杨路,为台军所邀[2]。伯固见兵至,旋避入巷,叔陵驰骑拔刃追之,伯固复还,叔陵部下多弃甲溃去[3]。摩诃马容陈智深迎刺叔陵僵仆,陈仲华就斩其首,伯固为乱兵所杀,自寅至巳乃定[4]。叔陵诸子并赐死,伯固诸子宥为庶人[5]。韦谅及前衡阳内史彭暠、咨议参军兼记室郑信、典签俞公喜并伏诛[6]。暠,叔陵舅也。信、谅有宠于叔陵,常参谋议。谅,粲之子也[7]。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注文】
[1]沈(chén):通“沉”。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 小航:地名。秦淮河渡口地处朱雀门者为大航,地处东府门者为小航。
[2]白杨路: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 台军:六朝时对官军的称谓。 邀:阻拦;截击。
[3]旋:立即,随即。 刃(rèn):刀。 溃:战败;大败。
[4]马容:行军时乘马居前以壮军容的军官。 陈智深:生卒年不详。南朝陈人。勇力过人,初为萧摩诃部属。因平始兴王陈叔陵有功,升任巴陵内史。隋时萧摩诃被杀,他亲手为之收尸安葬。 僵仆:身体不自主地直挺倒地。 陈仲华:萧摩诃部属。生平事迹不详。 寅(yín):凌晨三点至五点。 巳(sì):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5]宥(yòu):宽容,饶恕,原谅。
[6]衡阳:郡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置,治湘南(今湖南湘潭西)。辖境相当于今湖南安化、益阳以南,衡阳市、县以北,湘江以西,双峰、涟源等市县以东地区。南朝宋移治湘西(今湖南株洲西南),南部辖境略为缩小,南朝齐辖湘西、益阳、湘乡、新康、衡山五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 彭暠(hào):南朝陈人,曾任衡阳内史。生平事迹不详。 咨议参军:即谘议参军,官职名。西晋末始置,为镇东大将军、丞相府部属,掌管咨询谋议。东晋、南朝王、公府、州军府皆置,无定员,也不常置。南北朝也置。北魏至唐也称谘议参军事。南朝梁自九班至六班,陈自五品至七品。北魏自正四品至正六品上。北齐为从四品上。隋唐亲王府置,正五品上,掌参谋议事。元朝废。 郑信:南朝陈人,曾任咨议参军。生平事迹不详。 典签(qiān):官职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权力渐废。隋、唐王府也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代以后废除。 俞公喜:南朝陈人,曾任典签。生平事迹不详。
[7]粲(càn):即韦粲(495—548年),南朝梁将领。字长蒨,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初为晋安王行参军,历迁外兵、中兵参军。晋安王立为皇太子,授以左卫率,很受信任与重用。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年)升任衡州刺史。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围建康,率兵赴援,战死。
【译文】
陈叔陵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进入府内,把他的妃子张氏和爱妾七人沉入井中淹死,自己率领步兵、骑兵数百人从小航渡过秦淮河,想要先逃到新林,然后乘船投奔隋朝。走到白杨路时,被朝廷军队截击。陈伯固看见官军逼近,赶紧逃入巷子躲避,陈叔陵驰马拔刀追赶他,陈伯固只得又返回,陈叔陵的部下大多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萧摩诃的马前卫士陈智深迎面把陈叔陵刺下马来,陈仲华上前斩下他的首级,陈伯固被乱兵所杀,从凌晨一直到近午,陈叔陵作乱才被平定下来。陈叔陵的儿子都被赐令自杀,陈伯固的儿子被宽大处理,免官为百姓。韦谅和前衡阳内史彭暠、咨议参军兼记室郑信、典签俞公喜都被诛杀。彭暠是陈叔陵的舅舅。郑信、韦谅被陈叔陵宠信,常常为陈叔陵出谋划策。韦谅是韦粲的儿子。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丁巳(十三日),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大赦全国。
【原文】
癸亥,以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绥远公,始兴王叔陵家金帛累巨万,悉以赐之[1]。以司马申为中书通事舍人。
【注文】
[1]骠骑(jì)将军:将军名号。汉朝为重要武职,领兵征战。魏、晋、南北朝仍为重号将军,但仅作为军府名号,加授大臣、重要地方长官。隋初行府兵制,置为骠骑府长官,正四品上。隋炀帝杨广时改名鹰扬郎将。唐复改为骠骑将军。显庆元年(656年)复置骠骑将军,为武散官。 车骑(jì)将军:将军名号。汉代始置,位在骠骑将军下。魏晋南北朝沿置,仍为重号将军,但仅为军府名号,加授大臣、地方长官。曹魏、晋、南朝宋二品,位高者一品;梁二十四班;陈一品;北魏、北齐二品;北周正八命。隋初行府兵制,置为骠骑府副长官或车骑府长官。正五品。隋炀帝时改名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唐初复置,高祖武德七年(624)以后,先后改名别将、果毅都尉。 南徐州:州名。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置,治京口(今江苏镇江),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凤阳以东,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宋文帝元嘉(424—453年)以后,辖境南移,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南京东北部及丹阳、宜兴等市县以东,无锡以北地区。南朝齐辖南东海、晋陵、义兴、南琅邪、临淮、淮陵、南东莞(guǎn)、南清河、南彭城、南高平、南济阴、南濮阳、南鲁郡、南平昌、南泰山、南济阳诸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绥远:郡名。属广州。 累:多次。
【译文】
陈宣帝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癸亥(十九日),陈朝任命长沙王陈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为绥远公,始兴王陈叔陵家里的金银玉帛累计巨万,全部赐给他。任命司马申为中书通事舍人。
【原文】
乙丑,尊皇后为皇太后。时帝病创,卧承香殿,不能听政[1]。太后居柏梁殿,百司众务,皆决于太后,帝创愈乃归政焉[2]。丁卯,封皇弟叔重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3]。秋九月丙午,以长沙王叔坚为司空,将军、刺史如故。
【注文】
[1]病创:受伤。 承香殿:建康宫城宫殿名。 听政:坐朝处理政务;执政。
[2]柏梁殿:皇后的正殿。 百司:百官。 众务:各方面的事情。 决于:由……决定。 归政:交还政权。
[3]叔重:即陈叔重,生卒年不详。南朝陈臣,陈宣帝陈顼第十四子。字子厚。陈太建十四年(582年)封始兴王。历任扬州、江州刺史。陈亡入隋,隋炀帝杨广时为太府少卿。 奉:供奉。 昭烈王:即陈道谈,生卒年不详。陈高祖陈霸先兄长,陈文帝陈蒨父亲,梁朝时为东宫直将军。侯景之乱,领军救援,在台城中流矢卒。南朝梁敬帝绍泰二年(556年),追赠侍中、使持节、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封义兴郡公,谥号昭烈。陈文帝陈蒨以子陈伯茂奉始兴昭烈王祀,后陈文帝杀陈伯茂,以陈叔陵奉祀。 祀:后嗣。
【译文】
陈宣帝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乙丑(二十一日),陈朝尊皇后为皇太后。当时陈后主陈叔宝伤势还很严重,在承香殿中卧床休养,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太后居住在柏梁殿,各部门上奏的朝廷政务,都由太后决断,陈后主伤愈后太后就把处置朝政的大权交还给他。丁卯(二十三日),陈朝封陈后主弟弟陈叔重为始兴王,作为昭烈王陈道谈的后嗣。秋季九月丙午(初五日),陈朝任命长沙王陈叔坚为司空,他原来担任的将军、刺史职务依旧保留。
【原文】
长城公至德元年[1]。初,上病创,不能视事,政无大小,皆决于长沙王叔坚,权倾朝廷[2]。叔坚颇骄纵,上由是忌之[3]。都官尚书山阴孔范、中书舍人施文庆皆恶[叔]坚而有宠于上,日夕求其短,构之于上[4]。上乃即叔坚骠骑将军本号,用三司之仪,出为江州刺史,以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5]。秋八月,长沙王叔坚未之江州,复留为司空,实夺之权。冬十二月丙辰,司空长沙王叔坚免。叔坚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6]。或上书告其事,帝召叔坚,囚于西省,将杀之,令近侍宣敕数之[7]。叔坚对曰:“臣之本心,非有他故,但欲求亲媚耳[8]。臣既犯天宪,罪当万死[9]。臣死之日,必见叔陵,愿宣明诏,责之于九泉之下[10]。”帝乃赦之,免官而已。
【注文】
[1]长城公:即陈后主陈叔宝。 至德: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四年,即583年至586年。
[2]权倾朝廷:权势倾倒朝廷。
[3]上:皇上。此处指陈叔宝。
[4]都官尚书:官职名。尚书台(省)的属官。南朝宋始设都官曹,主官称“都官尚书”,掌刑法狱讼之事。北齐之“都官尚书”,掌纠畿(jī)内违法之事,皆为三品,南朝梁为十三班。隋代,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为六部长官之一。刑部下设四司,有都官司为第一司,长官称都官郎中。唐、宋与隋代略同,至辽代以后废。 山阴:县名。秦置,治今浙江绍兴。隋末废。 孔范:生卒年不详。南朝陈臣、诗人。字法言,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江夏王长史,陈后主时任都官尚书。为人奸佞跋扈,逢迎后主陈叔宝,与孔贵人攀结为兄妹,深受宠遇。陈亡,与陈后主被俘至长安,后被隋文帝杨坚处罪流放。 施文庆(?—589年):南朝陈臣。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南)人。出身寒微,少好学,博涉书史。陈后主陈叔宝在东宫时即与他相识,即位后,授中书舍人。他明于政事,有吏才,但为人过于苛刻,肆意搜刮钱财,以供后主陈叔宝挥霍。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二年(588年)任湘州刺史。未及上任,隋军伐陈,边境连连告急,他出于个人私利,竟同沈客卿一起劝阻陈后主,不让发兵援救。不久,隋军攻入建康,陈朝灭亡,被隋军杀死。 日夕:日夜。 构:诬陷,陷害。
[5]三司:即三公。 祠部尚书:官职名。东晋置,南北朝沿置,为尚书省祠部长官。主管祠祀礼仪。不常置,空缺则以尚书右仆射代领其职,皆三品(梁十三班)。隋朝改名礼部尚书,为六部尚书之一,祠部成为礼部所属四司之一。 江总(519—594年):南朝陈臣、诗人。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有才学,善文辞。南朝梁时累迁太子中舍人。入陈,官至尚书令。不理政务,日夜随后主陈叔宝赋诗游宴,致使国势颓唐。隋灭陈,任上开府。有文集30卷。
[6]失恩:丧失恩宠。 厌媚(mèi):也作“厌魅”,用迷信方法祈祷鬼神以求迷惑或伤害别人。 醮(jiào):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7]或:有人。 西省:中书省的别称。 宣敕:宣读、发布敕令。
[8]亲媚:亲近喜爱。
[9]天宪:朝廷法令;王法。
[10]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明诏:公开宣示。 九泉:即黄泉。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
【译文】
陈长城公陈叔宝至德元年(583年)。起初,陈后主陈叔宝伤情未愈,不能上朝处理政务,政事无论大小,都由长沙王陈叔坚决定,他也权倾朝廷。陈叔坚颇为骄横放肆,陈后主也开始猜忌他。都官尚书、山阴人孔范和中书舍人施文庆都厌恶陈叔坚,而且被陈后主宠信,他们日夜搜罗陈叔坚的过失,在陈后主面前陷害他。陈后主于是就让陈叔坚以骠骑将军的称号,享受三司长官的待遇,出任江州刺史,任命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秋季八月,长沙王陈叔坚还未去江州赴任,又被留在朝廷任司空,实际上是被夺去了实权。冬季十二月丙辰(二十三日),司空、长沙王陈叔坚被免去官职。陈叔坚失去陈后主的恩宠后,内心十分不安,于是就用妖魅之术,祭祀太阳、月亮以求取福佑。有人上书告发此事,陈后主召来陈叔坚,将他囚禁在中书省,准备处死他,命令身边的近臣宣读敕书,谴责他的罪状。陈叔坚回应说:“我的本意,并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想要亲近讨好皇上而已。我既然触犯了国家法度,罪该万死。我死那天,肯定会见到陈叔陵,我希望能够向他传达陛下的诏书,在九泉之下谴责他的罪行。”陈后主于是赦免了陈叔坚的死罪,仅仅是将他免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