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历史文化/《孝顺》文化释义

《孝顺》文化释义

02.孝顺民谚曰:“百善孝为先。”可见,老百姓把“孝顺”看得至高无上。这是中华儿女最突出的品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古老而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曾经和仍然生活着众多民族。远古时期,炎黄民族只是生活在中原地带,他们是最先进、最早建立政权的民族。在其周围,有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族。曾经非常强大而且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先后有匈奴人、突厥人、...

02.孝顺

民谚曰:“百善孝为先。”可见,老百姓把“孝顺”看得至高无上。这是中华儿女最突出的品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古老而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曾经和仍然生活着众多民族。远古时期,炎黄民族只是生活在中原地带,他们是最先进、最早建立政权的民族。在其周围,有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族。

曾经非常强大而且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先后有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满人等。他们都曾建立政权并侵占中原,其中蒙古人、满人还统治过全中国。但是,他们先后都失败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迁徙到远方,有的融入了炎黄族,有的成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唯有炎黄族演化为汉族,虽几度兴衰,但终于成为中国最庞大的主体民族。究其原因,固然复杂,但将孝道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应当是汉族兴旺发达、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汉族推崇孝道,基于对人伦的深刻感悟。他们认识到,任何人都不是“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而是由父母生育,然后,父母含辛茹苦将自己培养成人。所以,任何人最基本的品德就是对父母感恩报恩,即孝顺。

古人对孝的解读是“顺者为孝”。儿女对父母一味顺从固然不可取,但其有一定道理。所有人到了晚年,其理念不同程度地固化,都希望后代顺从他的理念。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后代总会有一些新的理念,两代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理念上的差别,后代会把长辈的某些教诲视为过时的“老皇历”,不愿意顺从,甚至于发生争吵乃至顶撞长辈。这样的行为会被长辈视为不孝,造成他们心情不畅、感情痛苦甚至伤及健康,不能安享晚年,乃至家庭不和、亲子反目。所以才说“顺者为孝”。

作为儿女,对待长辈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能一味顺从地“愚孝”,也不要与他们生硬地争吵、对抗,要以谦卑尊敬的姿态、和颜悦色地表达不同见解,争取父母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理念。如果父母固执己见,在行动上设法善意敷衍也是可取的。另外,作为子女应该知道,父母的理念是他们一生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认真听取、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可一概认为是过时的理念。

老百姓把“孝顺”作为选择朋友的基本准则,凡孝顺父母者便可交,不孝者不可交。这很有道理。试想,如果某人连父母都不孝顺,他怎么可能对朋友忠诚?

历史上明智的帝王都是重视孝道的。一则,如果天下皆孝,各个家庭必然和睦,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二则,只有孝子才可能忠君,不孝之子是不可用的。

最典型的帝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将“孝”作为治国的基本国策,他的陵墓也以“孝”命名。在他治下,的确涌现出一大批忠臣,例如方孝儒,宁可被诛十族,也不向篡权的朱棣屈服。由于推崇孝道,在他治下,也相对地国泰民安。

我们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孝道”并不悖于社会主义,应当作为优秀的文化传统纳入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党在选拔干部时,也应把孝道作为一项标准,因为只有孝子才能爱民,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他怎么可能热爱百姓、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呢?

作为党员、公务员,也应当把孝道作为行为准则。党员、公务员成为孝顺父母的楷模,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人民的公仆,如果他们心中始终想着不要让父母丢脸伤心,也有利于廉洁从政,不会堕落为腐败分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