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历史文化/《人挪活,树挪死》文化释义

《人挪活,树挪死》文化释义

38.人挪活,树挪死人人皆知人和树不一样。树缺乏主观能力,经过挪动容易死掉,至少会受到损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挪动以后可能活得更好。“人挪活,树挪死”这句话就是提倡人们不要保守,不要画地为牢,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改造人,但是单个人的能力与客观环境相比是渺小的,改造环境难度很大。所以人最好是寻找...

38.人挪活,树挪死

人人皆知人和树不一样。树缺乏主观能力,经过挪动容易死掉,至少会受到损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挪动以后可能活得更好。

“人挪活,树挪死”这句话就是提倡人们不要保守,不要画地为牢,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改造人,但是单个人的能力与客观环境相比是渺小的,改造环境难度很大。所以人最好是寻找适宜的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这个故事有力地证明了环境改造人。与司仪为邻,孟子就学习司仪;与屠户为邻,孟子就学杀猪;与学者为邻,孟子就努力读书。孟母很聪明,她看出了环境改造人的道理,一次又一次地挪动居所,择善而居,将孟轲培养成了伟大的哲人。

每个人的素质和潜力各有不同,身处适宜的环境,才能充分施展才能、发挥潜力,从而有所成就。如果固守不适宜的环境,就浪费了才能、埋没了潜力,从而无所成就。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追寻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克服保守思想,不要得过且过,不要偷安苟活。要晓得“青山处处埋忠骨,志在四方好男儿”,勇于闯荡江湖。

毛泽东时代,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备战,将沿海大批企业迁移内地,随迁职工和科技人员踊跃前往,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也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建了功立了业。改革开放了,“孔雀东南飞”也无可非议。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美欧留学生出于精忠报国之心,不惜舍弃优越的环境,不怕敌国的迫害阻挠,毅然回国效力。他们投奔的是个一穷二白的恶劣环境,然而也是可以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优越环境。所以,环境的优劣也是辩证的。追寻最适宜的环境,要志存高远,辩证地看。

邓小平时代,大批青年留学欧美。头30年,绝大多数学成而不归,留恋欧美优裕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原因,留恋欧美优越的工作环境也是一个原因,其家国情怀自然大不如钱学森先生一代,但是从“择善境而居”角度看,似也无可厚非。

习近平时代,欣然归国之科学家与日俱增,令人欣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了,科研投入增多了,生活环境也改善了。然而更重要的恐怕是政策更开明了。这表明,“有了梧桐树,才有凤凰来”。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政府创造优良环境。

徐匡迪先生说,河北省与北京市的差距是“断崖式”的,何以至此?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环境好,把河北的优秀人才大量吸引走了;另一方面,也与河北多年来不注重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甚至故意排斥优秀人才有关。这是河北领导层应当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最鲜明的一个例子是:国家京剧院的几个台柱子,奚派老生头牌张建国、梅派青衣头牌李胜素、程派名家李海燕等等都是从河北省的市级京剧团调走的,河北省京剧院为什么不能吸收他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