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历史文化/《勤俭》文化释义

《勤俭》文化释义

05.勤俭百姓视勤俭为治家根本之道。勤俭即开源节流。这不难理解。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节俭才能积累财富,扩大再生产,从而致富。所以勤、俭两方面缺一不可。推及国家,也要勤俭建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数度兴衰,反映了一条规律:每个大的朝代初期都是勤俭建国,因而兴盛起来,于是朝廷和各级官员开始懈怠、贪图享乐,终于衰败,改朝换代。如此循环往复。汉代早期,农民出身的皇帝刘邦...

05.勤俭

百姓视勤俭为治家根本之道。勤俭即开源节流。这不难理解。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节俭才能积累财富,扩大再生产,从而致富。所以勤、俭两方面缺一不可。

推及国家,也要勤俭建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数度兴衰,反映了一条规律:每个大的朝代初期都是勤俭建国,因而兴盛起来,于是朝廷和各级官员开始懈怠、贪图享乐,终于衰败,改朝换代。如此循环往复。

汉代早期,农民出身的皇帝刘邦和各级官员,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刘邦和官员们也未丢农民本色,于是出现“文景之治”。之后,朝野开始怠惰奢侈,终于天下大乱,国家三分。

唐代初期,太宗励精图治,造就“贞观之治”。玄宗早期,再度中兴,形成“开元盛世”。玄宗开始腐化,与美妃杨玉环久居华清池玩乐,荒废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终于败亡。天下大乱,国家分裂,北方历五代,南方立十国。

宋代初期,鼓励农桑,厉行节约,皇后贵妃穿布衣、不戴首饰。国家很快复兴,首都汴京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城市。于是,朝野懈怠腐化起来,汴河两岸官僚豪宅林立,而国库空虚。神宗发动“安石变法”以图中兴,但因其早逝,半途而废。末代帝王徽宗,迷于书画、花石纲,官逼民反,外族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错把杭州当汴州”,忘记国耻,醉生梦死,终于使蒙古族一统天下。

明代早期,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代雄才大略,勤俭建国,严惩贪官污吏,使国家复兴,有七下西洋、重修长城之盛举。然而到了中期,武宗胡作非为,嘉靖帝不问朝政,明朝又趋衰落。终于李自成造反,吴三桂叛变,满清入关。

清朝初期,形成“康乾盛世”。然而,自乾隆中期起,骄傲自大,闭关锁国,宠信和珅,贿赂公行,经济倒退,民不聊生。于是,至道光朝,发生鸦片战争,一败涂地,割地赔款,国门洞开。及至叶赫那拉氏专权,国运日下,清朝灭亡。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又受西方封锁。共产党、毛主席号召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尽管有十年“文革”,不足三十年,国家初步工业化,白手起家制成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改革开放四十年,四个现代化迅猛前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此同时,大量干部腐化,违法乱纪,损公肥私,生活奢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狠刹“四风”,铁腕反腐,政治生态开始清明,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继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百余国家响应,中国正在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引擎。但是,无论何时,勤俭传统永远不可丢。

国家经济发展了,消费自然随之提高。但是每个公民家庭,切不可堕入消费主义,仍然要勤俭持家。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永享幸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