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历史文化/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爱情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表现,往往体现了男女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是男女方对彼此人格魅力的认可;爱情呈现了人类中的善、同理心和倾慕之情;爱情也代表了情感的无私和忠诚。著名学者陈寅恪讲爱情分为五等:“第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第二,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是也;第三,又次之曾一...

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

爱情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表现,往往体现了男女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是男女方对彼此人格魅力的认可;爱情呈现了人类中的善、同理心和倾慕之情;爱情也代表了情感的无私和忠诚。著名学者陈寅恪讲爱情分为五等:“第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第二,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是也;第三,又次之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及中国之寡妇是也;第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第五,最下者,随处接合,唯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情”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有爱情、亲情、友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情”字告诉我们感情的来源、本质以及人类最基本的感情。

汉字小词典

情,形声字,从忄,青声。

《说文·心部》:“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意思是说,情是人们有所欲求的、从属于阴的心气。“情”字本义指感情、情绪,如《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乐爱欲七情者,弗学而能。”“情”又延指亲情、友情、爱情、情理、情欲等,如战国宋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引申为情况、实情,如《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含有“情”字的成语很多,如“情不自禁”,指的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豪情壮志”,指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此外还有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合情合理、不情之请、太上忘情、情急生智等。

情由心生

情从心,说明与人的内心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月”字,古同“肉”,借指人体,意为“情”是由人的身心而感。儒家认为情与心的联系紧密,《荀子·解蔽》有详细的论述:“心容其择也,无禁心自见,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二。”心会自行约束,自行驱使,自行放弃,自行接受,自行活动,自行停止,此为本心。心之专一,则情为专一。心决定情,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情。这种情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心地决定心情。有一句话叫“为善最乐”,意思是说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情。一个善良、慈悲、包容的人,一定有愉悦的心情,相反一个奸诈、虚伪的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一定是恶劣的心情。一个人如果做了亏心事,必然会受到良心的拷问,会产生内疚,心情自然会忐忑不安,这样,就如生活在地狱之中。有一个故事说明了孝心不但能使人心情愉悦,而且还会逢凶化吉。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个读书人叫刘平,带着母亲藏进一座深山。一日清晨,刘平出去为母亲找食物,遇到一群山贼。刘平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却挂念着还未进食的老母,便跪在地上向贼人叩头说:“我出来为母亲找野菜充饥,如果我回不去的话,老母亲会活活饿死的,请你们高抬贵手,让我回去把母亲安顿好,然后,我会自动回来听候你们处置。”其实,这帮山贼,也是一些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饥民,听了刘平的话,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就放他回去了。刘平果不食言,给母亲吃完东西以后,又找到山贼所在地。面对他的信义、正直和孝心,山贼们都很震惊,没想到真有这样的人,于是,又放他回去了。

二是心态决定心情。乐观的心态和悲观的心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情。每一个人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心情。有一个母亲,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做雨伞的,一个是卖面的。晴天的时候,母亲会哭,因为她担心大女儿雨伞卖不出去,下雨了她又哭,因为担心二女儿没法晒面,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她都要哭,所以叫哭婆。后来有一个禅师来了,问她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她向禅师诉说了心事。禅师说:“以后你就这么想,如果遇到雨天,就想大女儿的雨伞好卖,遇到晴天,就想二女儿的面好晒。”从此,她天天都开心,变成了“笑婆”。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才会有愉悦的心情。

三是心境决定心情。一个“盲聋人过铁索桥”的故事,说明心境对人的心情影响巨大。在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而所谓的桥则是几根横亘在悬崖峭壁间光秃秃的铁索。有一个盲人、聋人和一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来到桥头,攀索行进。结果呢?盲人和聋子都过了桥,耳聪目明的反倒跌下深渊丧命了。这是为什么呢?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反倒能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减了很多。”这说明只有拥有心平气和的心境,才能有镇定的心情,也才能顺利地攀过索桥。俗话说,境由心造。有的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转变自己的心情,这就是转境不如转心,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愉悦。

情以亲情为第一感情

情的谐音为亲,亲在有情。亲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感。不管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或者是手足,血缘就像一根扯不断的线把我们紧紧相连。有一位作家说得好:“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友情和爱情是我们要努力去获得和争取的,亲情却是与生俱来的。”

从前,有一个人告别母亲,要外出求佛,他遍访名川古寺,方丈告诉他,当你看到一个倒穿着鞋,披着棉被的人就是佛。于是,他每天到处寻访,但都失望而归,这样的人一个也见不到。他在外漂泊了几年,终于绝望了,只好回家。半夜回到家里,当时正值寒冬,当他敲开门时,他惊呆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母亲,只见母亲倒穿着鞋子,披着棉被。原来,母亲一听儿子回家了,心情激动,急忙之中倒穿着鞋,也来不及穿衣服。原来,母亲就是佛啊。

情代表青春活力

情从青,表示绿色、活力,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成功人士,60%靠的是情商,40%靠的是智商。在现代社会中,情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情商高的人机智聪明,擅于社会交际,能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社会责任感强,勇于担当,沟通能力强。情商的本质就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成功与否会直接地影响个人对事情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怜悯。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结账时,油漆匠取出账单,那位太太发现比谈妥的价钱低了很多。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会把工作看得太苦!”

心学之窗

情与欲的区别

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同时,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

心语赏读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苏轼《蝶恋花》

解 读

多情人却被无情人惹起了烦恼。原词写一个行人路过一户“绿水人家”时产生的感情波澜:“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原来,这家的姑娘正在墙里荡秋千,银铃似的笑声飞出墙外。这笑声吸引了墙外的行人,他驻足聆听,想象着“墙里佳人”的姿容体态,爱慕之情顿生,但“墙里佳人”却并不知晓,不久佳人归去,“笑渐不闻”,多情的“墙外行人”由此平添了许多烦恼。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