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星期三
首页/三国志/三国志《高柔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三国志《高柔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高柔【原典】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父靖,为蜀郡都尉。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会靖卒于西州,时道路艰涩,兵寇纵横,而柔冒艰险诣蜀迎丧,辛苦荼毒,无所...

高柔

【原典】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父靖,为蜀郡都尉。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会靖卒于西州,时道路艰涩,兵寇纵横,而柔冒艰险诣蜀迎丧,辛苦荼毒,无所不尝,三年乃还。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菅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幹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太祖欲遣钟繇等讨张鲁,柔谏,以为“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繇入关,遂、超等果反。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令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是以舜流四凶族,皋陶作士。汉祖除秦苛法,萧何定律。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释译】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县人。父亲高靖,任蜀郡都尉。高柔在家乡对同乡人说:“当今英雄并起,陈留容易受四方之敌。曹将军占据兖州,但不会就此坐守,一统天下才是他的意愿。太守张邈抢先占领了陈留郡,灾变恐怕就要来了,我想与各位一起出去躲避。”众人都认为张邈与曹操关系很好,高柔又年轻,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驻守在黄河以北,召高柔去,高柔带着族人跟从了他。此时父亲高靖在蜀郡去世,由于道路难行,战乱四起,高柔冒着艰险到蜀郡迎丧,历尽磨难,三年后才回来。

曹操打败袁绍后,任高柔为菅县长。县里人以前就听到过高柔的名声,几个不法奸吏,都逃走了。高柔说:“从前邴吉任职时,对曾犯过错的官吏还很宽容,何况这几个属吏在我手下并没有犯过错!告诉他们回来官复原职。”于是属吏都回来了,向高柔表示不会再犯法了,后来都成为很好的吏员。高干投降以后,不久又在并州反叛。高柔自己逃走投奔了曹操,曹操正想借故杀他,就让他任刺奸令史。高柔执法公允,从没有滞留不办的案件,曹操赞赏他并转变了态度,任命他为丞相仓曹属。曹操打算派钟繇等人讨伐张鲁,高柔认为,现在派遣大军,就会让西面的韩遂、马超误解,认为是冲着他们去的,很可能引发叛乱。应当先安抚三辅,三辅稳定了,发一封檄书给汉中就会平定。曹操不听,钟繇入关,韩遂、马超等人果然反叛。

魏国刚建立时,高柔任尚书郎,转任丞相理曹掾。曹操为此下指令说:“政治安定后的教化,以礼为首;乱后求治,以刑为要。所以,舜流放四凶,任皋陶掌管刑法。汉高祖废除秦朝苛暴的法律,让萧何制定新律。理曹掾高柔见识高超,精通法典。希望你再努力!”兵士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旧法规定,士兵逃跑,妻子儿女就要全部处死。曹操担心这样还不能制止,便要再加重惩罚。宋金母亲、妻子及两个弟弟都在为官府服役,主事官员上奏要把他们全部杀掉。高柔上书说:“士兵逃离,确实让人痛恨,然而,我又听说在逃跑的士兵中也有改悔的。我认为,应当宽恕他们的亲人,这样不仅使他们所逃往的敌国不相信他们,也能使他们产生回来自首的想法。依照旧法,就已经断绝了他们归来的念头,如再加重惩罚,恐怕今后在军中的士兵,见一个人逃走,怕连累自己,也会相随逃走。这说明重刑不但不能制止逃亡,而且还助长了逃跑。”曹操说:“对。”当即下令赦免宋金的母亲、弟弟,因此而得到活命的人很多。

【人物解读】

高柔(公元174~263年),其族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在官二十三年,转为太常,旬日迁司空,后徙司徒。即位,进封安国侯,转为太尉。常道乡公即位,增邑并前四千,前后封二子亭侯。景元四年去世,享年九十岁,谥曰元侯。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高柔明于法理。”“柔保官二十年,元老终位。”

曹叡:“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司马懿:“君为周勃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anguozhi/2023031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