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魏金树《配套》原文与鉴赏

魏金树《配套》原文与鉴赏

魏金树“请坐。”我拉过一把椅子,笑吟吟地对同事小王说。“咔嚓”,“扑通”,小王笑吟吟地坐到了地上。笑容很快在小王脸上凝固,面对原本四条腿现在还剩下两条腿的椅子,他现出一副尴尬而不好意思的神色。我歉意地笑了一下,说:“真对不起,没摔疼你吧?”他爬起来,掸掸尘土,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说:“我倒是没事儿,只是你这椅子该换新的了。”这时,我才发现他的话具有非常的现实性...

魏金树


“请坐。”我拉过一把椅子,笑吟吟地对同事小王说。
“咔嚓”,“扑通”,小王笑吟吟地坐到了地上。
笑容很快在小王脸上凝固,面对原本四条腿现在还剩下两条腿的椅子,他现出一副尴尬而不好意思的神色。
我歉意地笑了一下,说:“真对不起,没摔疼你吧?”
他爬起来,掸掸尘土,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说:“我倒是没事儿,只是你这椅子该换新的了。”
这时,我才发现他的话具有非常的现实性与合理性。椅面千疮百孔,椅腿长短不齐,又黑又脏,像个出土文物。每当人一坐上去,它便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很给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此后的半个月,我开始着手做一把椅子。
“我一定要将椅子做得既美观又结实。”我暗暗下了狠心。
椅子做成了,浑然一体的红松结构严丝合缝、玲珑剔透,古铜色的油漆散发出一股芳香,表面光亮得像面镜子。
来的人都说我这椅子做得好,只是跟另一把椅子不配套。我这才想到,椅子原来是一对的,分别摆在茶几的旁边。这把椅子已很漂亮,可它越漂亮,就越衬出茶几另一侧那把椅子的寒酸和丑陋。
于是,我重又绰起工具,改造另一把椅子。
半个月之后,又一把椅子完工了,与前一把椅子一模一样。
“嚯,这椅子可真漂亮!”我小舅子一进门就大嚷。
也难怪,由于我这一屋子破烂家什的烘托,这对椅子成了鸡群里的凤凰,自然非常显眼。
“只是,这个茶几太不来劲了,若再换个茶几就配套了。”
小舅子临走时又甩下这么一句话。
我一想也对,椅子是立在茶几两侧的,椅子光彩照人,茶几却黑不溜秋,就像两个天姿国色的丫环守着一位奇丑无比的小姐,的确让人看着别扭。
又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为“小姐”做了整容。
“这回该行了吧!”我退后一步,看着自己的杰作踌躇满志。
“不行!”邻居李妈用挑剔的眼光扫视了一下“丫环”和“小姐”,目光又落在椅子旁边那只旧木箱上:“依我看,这只箱子若改成个酒柜就好了,你这种箱子早就不时兴了。”于是过了几个星期,箱子又变成了酒柜。以后,又有许多人来过,逐渐地,双屉桌变成了写字台,床头柜变成了高低橱,旧书架变成了梳妆台……而且还增添了彩电、冰箱、空调机等。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整个屋子里的一切都无可挑剔地配套了。
东西在更新,赤字在增长,为此妻子整天跟我叫苦连天:“你这老不死的,信的哪门邪?别人说吗你听吗,日子你还过不过?——老婆也是旧的,你怎么不再换一个?”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妻子的气话令我一振,也是!这么一屋精巧细致的东西,却由这么一位粗笨龌龊的女人来管理和使用,的确让人憋气。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两年之后,我的屋里终于换进一个年轻貌美的老婆。
我满足了,很惬意地微笑,并得意洋洋地向朋友炫耀。朋友们于是纷纷表示赞叹,其中一位跟我开玩笑:“你这屋里,真没的说!除你之外一切都换成新的了,是不是连你本人也换换呀?”
大家都笑,我也跟着笑。
没想到,我这位朋友的预言不久就应验了。有一天下午,我也搬了出去,因为,另有一位年轻英俊的男人搬了进来。

(1992年)


[鉴赏]由写实的手法,引出荒诞的结局;由常见的生活小事,引出当代人情感蜕变的重要话题,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小说入笔并不奇崛,其后也没有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大事,整个情节少有曲折。读着它,犹如乘一叶扁舟,行于江上,一路风平浪静。完全出乎读者意料的是,在结尾处风波陡起,形势突变:主人辛勤愉快的劳作,换来的却是被扫地出门的悲剧。作者刻意制造的平静与惊变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小说平添了许多阅读的情趣和令人回味的韵味。
作者选择的是普通百姓平凡的生活,写的是常见的家庭琐事,在手法上又主要是平铺直叙,而不用夸张、隐喻、怪诞等方法,但作品何以让人读之心动?换言之,在处理这类凡人小事题材的微型小说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有益的启示?前人曾指出,写作的一个较高的境界是:表面上似不经意,而未落笔之先,实则经营惨淡。《配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表现现代人情绪的浮躁与情感多变的题旨是早已确立好的,在小说中注意紧紧围绕主线、环环相扣: 家具的不断转换,是作者有意的铺垫;“我”的感情变化,使事件发生突变,实际是二次铺垫;最终推出“我”被抛弃的小说情节最高潮,是真正目的。精心策划,步步为营,使平凡的题材创造出新奇的效果,便是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迪。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