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隔时阅读法
隔时阅读法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在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这是句至理名言,也是读书中的座右铭。
“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作为读书方法来讲,就是温故知新,也叫做隔时阅读法。我们所说的隔时阅读法,就是隔段时间就要重复地去温习已读过的书,这样才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在读书做学问时,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隔段时间就重复的过程呢?
记忆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读书更离不开记忆。
其实,任何惊人的记忆力,任何知识的掌握,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反复学习的结果。在浩瀚的书海中,如果不反复地学习、反复地实践,那么,自己最终能学到多少知识呢?所以,不会反复,就不会读书。从这种意义上说,隔时阅读法是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读书“窍门”很多,“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隔时阅读的主张都是孔子最先提出的,也是由他最先做到的。
脍炙人口的“韦编三绝”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孔子为了把深奥的《易经》弄懂读通,日复一日地,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复阅读,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于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三次。最后,他终于读懂了《易经》,并为深奥难懂的地方作了校注,为后人研究这本古代典籍做了贡献。可见,隔时重复读书,可谓孔子学《易经》的“捷径”之一。
经常隔时反复,好处很多,其乐无穷。
隔时阅读有助于记忆。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学习捷径和记忆方法,但是隔时阅读可算是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有人把反复比喻成雕刻刀,每反复一次,就在人们的记忆石碑上雕刻一次。日积月累,烙下深深的痕迹,就再也冲刷不掉了。
通过反复可以加强记忆。相传司马光对上千年的史料记忆和运用得都非常娴熟,写下了巨著《资治通鉴》。但他幼年时记忆力并不过人,常常觉得不如人家。每当老师讲完课,他便一个人留在课堂里,关上窗户,用心攻读,反复多遍,直至合上书能倒背如流,才去休息。他一直到老,都坚持反复攻读而熟记的学习方法。看来司马光的博学,并不是靠天生就灵的脑瓜,而是靠“隔时反复攻读”的实践。
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的记忆力很惊人,古稀之年,仍能背出小数点以下一百位精确数值,人们问他是怎样记住的,他说:“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隔时阅读可以避免疏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书本的知识都是前人辛勤探索归纳的结晶,书中常有些难点,我们学起来也不能完全理解,如果一些经典著作和一些大部头书籍只读一遍,肯定会有许多忽略和难以读懂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全书或某章的重点精粹所在,只有反复读才能弥补初读的疏忽,深刻理解全书的要旨。况且,在每次重复读书相隔的时期里,无论自觉与否,人脑都会对曾经读过的书产生新的思考和领悟。所以不仅要反复,还要隔时反复。
著名阿拉伯哲学家、科学家、医学理论家阿维森纳,有一次在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怎么也看不懂,于是他就反复地读,决心一定要弄懂,一次阅读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从头到尾在不知不觉中读了40多遍,竟然都能背出来了。就在这多次反复中,由不懂到懂,由纷纭迷茫到理清头绪。后来,他在跟朋友探讨亚里士多德的这本书时,听了别人对此书的看法,从中深受启发,领悟了这本书更精深的内容,这显然与他读了40多遍是分不开的。
隔时阅读可以获得新知。“温故而知新”这句名言很精辟地说明了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和获得新知识的关系。只有读的次数多了,了解得深刻了,才能不断地发现新东西,反过来又能贯通和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最后有所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在文艺方面,经常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等世界名作家的作品。而且能整段整节地背诵,他还对自己做了一条重读的规定,就是对希腊悲剧作家爱司启拉留斯的希腊原文著作,每年都要重读一次,每次重读还做笔记。由此看来,批判和吸取、借鉴和创新、继承和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前人知识不断反复学习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