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星期一
首页/自信励志/阅读方法:博览阅读法

阅读方法:博览阅读法

博览阅读法博览阅读法,是广泛阅读,博采百家,为我所用的一种读书方法。胡适在论及做专门学问与博览群书的关系时说:“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

博览阅读法

博览阅读法,是广泛阅读,博采百家,为我所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胡适在论及做专门学问与博览群书的关系时说:“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塔。那金字塔高480英尺,底边各边长764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

一位文化名人说:“为学当如群山峙,一峰突起群峰环。”没有知识的广度,就没有见解的深度;没有群峰环绕的烘托,便没有一峰突秀的壮美。

鲁迅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构建学问金字塔的过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博大,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先后阅读了1400多种书籍。他系统地研究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阅读了大量的数学书籍,并且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演算;学习研究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农学、农业化学、实用经济学;阅读了歌德、但丁、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还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各种语言,并能熟练地运用德、英、法3种语言写作。

为了博览群书,马克思将图书馆当作他读书、搜集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的重要场所。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几乎天天去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每天勤奋攻读10个小时。由于他常常固定坐在同一座位,时间长了,座位下的水泥地面被磨去一层,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据统计,列宁在其著作中引用的书达16000多本。他在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曾参阅了583本书,摘录了数十万字的资料,而且是在监狱中进行的。

毛泽东一生喜爱读书,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语言智能,并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创造,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这些都与他博览群书分不开。

所有的学问研究与创造发明,都必须从博览群书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赞誉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博览的深厚功夫。

亚里士多德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写作涉及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他对于当时尚未分类的科学,如政治、逻辑、伦理、历史、物理、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均有研究,并有独到见解。

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的《管锥编》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象之奇特,中西之连接,古今之贯通,实属人类之罕见,令人惊叹。而钱钟书作《管锥编》引用了2000多种书,旁征博引涉及中西,仅引文就包括中、英、德、法、拉丁等数种语言。有人说《管锥编》像是匠心别具的文化园林,将世间文化精华移天缩地,巧妙陈置,相映成趣,打造成立体的风景,让人流连其中,惊异忘返。因此,人称钱钟书为文学的宝库、昆仑和大海。

俗话说,一块石头砌不成金字塔,一根木头造不了洛阳桥。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曾对115个科研机构中的1311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5年的调查,结论是通才取胜。通才,传统解释是“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才不是全才,而是以本学科为立足点,同时对其他几个学科有所了解。只有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思考问题才会有广泛的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说,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休戚相关,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生物学不仅是医和农的基础,而且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国际上生物学的一个发展趋向就是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来解决人类思维、记忆、感觉、行为等高级物质运动形态问题,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了。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生理学问题的困难,实质上是数学的困难,那么10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和1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的研究成绩完全一样,不会更好。”也就是说一个懂数学的生理学家,可能会比10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更容易取得研究成果。我们要取得学习的成功,必须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阅读,广泛地涉猎,从不同学科去研究一个问题,才有可能打破单一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发现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规律,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鲁迅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即课外的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科学家。据说,1626年中国苏北蝗虫成灾,徐光启为了找到防治的方法,他查阅了中国2000多年的蝗虫记录,统计了自春秋以来历次蝗虫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总结了蝗虫几个阶段的生活习性,提出了全面有效的防治措施。

乔治·萨顿是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萨顿不仅掌握了广博的历史知识,而且掌握了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14种语言。阿拉伯文是他在中年时才开始学习的,其他语言至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希伯来文和中文等等。有人认为在萨顿生命的最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渊博的学者。

我们只有在博览群书中,打好知识的基础,筑好学问的金字塔,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