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自信励志/企业“空降兵”如何融入新团队-

企业“空降兵”如何融入新团队-

盘活空降部队所谓的空降兵,指的是企业高薪外聘来的高级人才。空降兵一般分为三类:管理型(擅长构建管理体系,能准确识别组织管理系统的缺陷)、专业型(业务或者技术拔尖,擅长处理具体的业务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和综合平衡型(精通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做管理体系,也能现场指挥,会带兵行进,也会单兵作战)。谈到空降兵,大多数老板的心态是又爱又恨、矛盾纠葛,一方面认为他们确...

盘活空降部队

所谓的空降兵,指的是企业高薪外聘来的高级人才。空降兵一般分为三类:管理型(擅长构建管理体系,能准确识别组织管理系统的缺陷)、专业型(业务或者技术拔尖,擅长处理具体的业务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和综合平衡型(精通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做管理体系,也能现场指挥,会带兵行进,也会单兵作战)。

谈到空降兵,大多数老板的心态是又爱又恨、矛盾纠葛,一方面认为他们确实不错,都是人才,一方面又感到他们和企业的融合是大问题,不会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不善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空降兵自己也困惑,就像是被困蛛网的蜜蜂,感觉有志无从伸,有力无处使,宝剑束于匣而不得发,猛虎囚于笼而不得出。

这要怎么破?

西湖分校是公司老资格校区之一,因为开的时间久,学生资源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这两年业绩一直徘徊不前。负责西湖分校的陈校是去年入职的新干部,老板从另外一所上市同行挖来的业务尖子,也是公司第一个空降校长。

在公司一群校长当中,陈校是唯一在正规上市公司做过管理层的校长,唯一有工商管理硕士文凭的校长,同时也是公司最低调沉默的校长,哪怕是在菜市场一样的公司例会上,他也非常安静,除了必要的汇报,几乎不怎么说话,惜言如金。

最近半年,老板经常在背地里跟光头老大抱怨,说陈校进公司以后的表现跟从前有天渊之别,从前像只迅猛的豹子,现在像只落难的山猫,不知道是他本人出了问题还是公司出了问题。

光头老大每次听到这些话,都笑着说,应该还在适应环境,慢慢会好起来的。

这是光头老大圆滑的地方,陈校再差也是老板亲自挖来的,全公司只有老板能说他不好,其他人讲一个字,都是触老板的霉头。

抱怨归抱怨,老板也很郁闷,总想找办法激活陈校。

LJ平时除了做培训以外,也负责招聘工作,前两天西湖分校走了两个市场人员(西湖分校经老板特批,配置了自己的市场推广人员),陈校提了需求给行政部,让补充人,光头老大就把这活儿安排给了LJ。

招聘市场人员一般都挑男性,工作内容主要是去各住宅小区、学校周边散发传单,校区开课时在现场充当校工,维持秩序,比较高级的市场人员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跟校区周边的城管打交道,说服城管让校区在周边张贴宣传海报和公司标记。

LJ接到任务以后,发了招聘启事,很快有在别家培训机构做了好几年市场人员的熟手来公司面试(这些人都不会投简历,觉得自己合适就直接上门了),LJ和他谈了,觉得人还不错,就推荐给了陈校。

过了几天,陈校给LJ打电话,跟他说,那熟手他已经录用了,让LJ给他办理入职手续。此外,他还发现,该熟手之前做的是中高考辅导市场地推工作,有很多这方面的市场信息。陈校在前一家公司也做过小段时间中高考辅导业务,所以有意要申请在西湖分校开展一项新业务:中高考生辅导,他要LJ替他找这方面的招生助理,师资他自己去协调。

因为是新增需求,LJ就报给了光头老大。

光头老大说,这事情先不忙跟进,我觉得陈校这是剑走偏锋,我们没有中高考辅导的师资,这业务开不起来的,让他先去跟张总汇报,张总同意了再招人。

LJ也觉得这样做比较合适,就跟陈校说,要他先去跟张总请示。

陈校却很坚持,说,这是他的事,不用LJ操心,行政部只管给他招人就行了,其他方面他自己会摆平。

光头老大听了这话,摸着他的光头,说,年轻人啊,野生部队,不晓得张总的脾气,她最讨厌自作主张的人。

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LJ想好了,万一陈校追问他招人进度,他就说光头老大没让他招,他不敢擅做主张,让陈校跟光头老大理论去。

过了两天,老板把光头老大叫去办公室说事,过了一会儿,光头老大又把LJ也叫了去。

老板问光头老大,陈校说想在西湖分校开一个中高考辅导班,你怎么看?

光头老大说,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啊。

老板说,我跟教学部那边商量,李校的意思,虽然目前没有这方面师资,但是他认识一些关系人,找一找,还是有戏,现在的问题是校区不够大,如果要开中高考班,就得在那附近找新教室。

LJ琢磨老板的意思,貌似支持陈校的可能性大。

光头老大说,那附近租金死贵,我就怕开班赚的钱还不够付租金的。

西湖分校位于市里的富人区,环境优越,相对来说人居成本也高。

老板说,那你的意思就是不做了?

光头老大说,我也没这个意思,如果公司想做,我就去找房子,就是成本高一点。

老板一拍桌子,说,我是问你的意见,你跟我提什么公司!

光头老大也急了,说,这种大事我哪能有意见,要说不能做,陈校还不恨死我!

按照公司的规定,各分校校长提成只跟业绩挂钩,不跟利润挂钩,换句话说,只要有业绩就有提成,至于公司有没有利润,跟他们不相关。

老板接着发火,说,是陈校给你开工资还是我给你开工资,你说你的意见,考虑陈校干什么?!

光头老大摊了摊手,无可奈何地说,我就是觉得那边的房子租金贵。

老板气得吹眉毛瞪眼睛,要不是因为LJ在场,只怕要跳起来打光头老大了。

LJ伫在旁边当灰尘,一边想,你们吵架把我叫来干什么?

很快这个问题有了答案,老板说,LJ,你去算一算,如果要开一个中高考分校区,公司需要投入多少人工成本。

LJ愣了下,说,这个,这个成本核算的事,给财务部做会不会好点?

老板不耐烦地说,我没要你算开一个分校区要多少钱,就让你算个人工,你估算下需要几个人,人均多少钱,你不是做招聘的吗,连这个也不会干?!

LJ不敢吭声。

光头老大也做泥雕状。

老板一挥手,意思是你们俩出去。

回来LJ和光头老大商量,要怎么办。

光头老大摸着光头,说,看这情形,张总八成是被陈校说动心了,我们要是做一个高不可攀的成本出来,估计她会砍人的,但是把成本做低了,分校没赚钱,到时候死的也是咱们,所以你看着办吧。

LJ想想也对,他开始琢磨,这个方案要怎么做。

思来想去,又把西湖分校的人员简历翻出来看了一遍,挑其中几个人打电话了解情况,随后他做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中高考分校的人全部外招,配置按照新开校区标准配置,单人年用工成本参照现有人员成本和市场同类人员行情价。

方案二:中高考分校只外招一个招生熟手,其他人从西湖分校现有人员中调配,相当于增加1个人员编制情况下现有人员同时兼管两个校区业务。为了使现有人员快速接受新业务,公司将开展一些跟中高考招生有关的内训课,由教学部组织授课资源。

两个方案预算差额在40万以上,方案二比方案一要省,而且还有个好处:可以为现有人员创收。

方案做出来,光头老大看了后说,昨天我也找陈校打听了,陈校认为第一年最保守也能做出两三百万来,如果有这个数,扣掉租金、师资、人工,扣掉校区提成(校长提成+招生助理提成),公司还是有的赚的,虽然不多。

LJ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推方案二吧。

打定主意,两人去找老板汇报方案二。

老板皱着眉头,说,你这预算靠谱不?

LJ说,我了解过了,西湖分校开的时间久,校区招生助理也是老员工,接待学生和家长经验很丰富,缺乏的只是跟中高考辅导有关的业务知识,有人培训的话,是很容易补上的。我问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他们普遍希望能由现有人员开展这项业务,不要再额外招人,一方面是节省公司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是给他们自己创收。

老板高兴地说,你这话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也有这打算,前两天已经安排李校去协调,最迟这个月底就会有人来给他们做培训。还有房子的事,我找朋友帮忙,在附近找到一套旧房,很便宜,装修一下,做校区不成问题。

回头光头老大就把LJ的方案和老板的意思跟他讲了一遍,陈校也高兴了,连连夸光头老大会疼人,催他赶紧落实房子装修的事和培训的事,信誓旦旦办成之后请光头老大吃饭。

光头老大自己去跟装修的事,培训的事落到了LJ的头上。

LJ心想,这培训怎么安排?

首先要考虑安排什么内容,其次是谁来讲,最后是费用问题。

培训内容方面,LJ去找陈校,问他都想了解些什么。

陈校说,最重要的是,中高考培训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怎么设计;其次,招生流程有什么讲究没有,有没有通用的招生话术;其三,考生和考生家长的普遍特征是什么,说什么样的话最容易打动他们,促成签单;最后,日常服务和跟踪方面有没有特别的要求,比如说要给考生预备餐点吗?要提供住宿吗?要配心理减压老师吗?

LJ把需求整理出来,跟陈校确认过,就去找教学部的李校,商量找什么人来培训。

李校分析了一下培训需求,说,陈校这些需求,得找一个专门做中高考辅导业务的分校校长才能讲明白,我手上有的都是老师,经验再丰富也集中在教学领域,讲不好这种课。

LJ想想也对,陈校提的都是经营中高考辅导业务方向的需求,并不是中高考培训本身的需求,找李校要人确实为难他,经营层的资源,还得问老板要,毕竟她才是摸爬滚打在经营线上的人。

LJ回头来找老板,把陈校的需求给她看,请示她的意见。

老板说,我认识龙章的一个校长(龙章是本地专门做中高考辅导的培训机构),能力平平,但干得时间长,龙章开业她就在,算来也有七八年了,陈校要的培训她应该能做。我把人找来试试,要是靠谱,索性把她挖过来也行,反正分校那边还要个老员工坐镇。

LJ笑了下,说,还是谨慎些好,虽然龙章规模不能跟我们比,但对方毕竟是校长,又是元老,不给校长的位子她未必肯跳槽,可是给她校长位子,陈校会有想法。

老板想想也对,说,陈校是新来的校长,根基不稳,而且这业务本来也是他提的,就不要再塞个程咬金去让他东想西想了。

LJ说,那位校长肯来给我们做培训吗?毕竟是竞争对手。

老板笑了下,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LJ也笑了,说,那给了钱鬼不来推磨呢?

老板说,那说明给的钱还不够多。

龙章的校长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到西湖分校做培训那天晚上,陈校专门把做会务的LJ叫到一边,对他表示感谢,同时问他一个问题:他是怎么想到把西湖分校这批人马就地转化做中高考辅导,毕竟两块业务从性质上来说不搭边,惯性思维应该是招新人做新业务。

LJ说,我当时是这么想的,中小学生教学辅导和中高考辅导虽然群体不同,但都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从业务属性来说是一样的,两个群体相当于培训细分市场。这样一想,就会觉得一套人马完全可以把两块业务都做起来,就好比卖场的促销员,卖潘婷的可能不熟悉强生,但因为熟悉洗浴用品常识,所以学习起来也很容易,转型成本很低。

陈校说,如果明天我再增加一条中老年培训服务线呢?

LJ说,如果忙得过来,我同样建议现在这套人马把这块业务吃下来。

陈校笑了出来,说,不错,LJ,以后你不想干行政了,跟我说一声,随时欢迎你投奔我,包你工资翻一倍。

说这话的时候陈校脸上很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

小结 陈校是如何被激活的?

概括原因,有以下几点:

得到了老板的支持。善于揣摩老板的老油条光头老大铁口直断,认为陈校不请示老板直接让行政部招人的事会被老板批评,但结果是老板保持了沉默,这相当于默许了他的做法;对陈校本人提出的增开业务线的想法,老板也表示了支持,且镇压了光头老大的反对意见(虽然是微弱的反对);新开业务线需要协调的资源,老板也极力替他调配到位。老板也许口头上并没多说什么,但是她用实际行动,给了陈校有力的支持,这是陈校燃起斗志的根本原因。

遇到了齐心协力的同事。除了老板、LJ、光头老大,以及分管教学资源的李校,不管是有心配合还是迫于指令,都站在陈校的角度替他设计了最妥帖的资源配置方案,队友的帮助使陈校找到了团队协作的快感。

找到了破解工作困境的方法。新业务起步以后,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能为校区增加几百万的业绩,这帮助陈校打破了校区当下的尴尬处境,在凭业绩说话的销售团队内部,再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更有说服力的了。

简单地说,来自上级、下属和同级同事的合力,激活了陈校。

但陈校是为数不多的特例之一,实践当中,大多数的空降部队都没有他那么幸运。

空降部队为什么难以盘活,一方面是因为空降部队存在不了解公司情况、缺乏群众基础、缺乏归属感等客观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跟组织对空降部队所抱有的“想看看你有多大本事值不值得我关注”的心态有关。在此种生存环境中,要使空降部队异军突起,是一件要靠机缘才能成就的事。

改变观望心态,研究空降部队的困境,提供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这是盘活空降部队的关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