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神话故事/《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

第十篇 仓颉造字据说,仓颉的父系是伏羲氏,母系是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与伏羲氏结为夫妻​‍‌‍​‍‌‍‌‍​‍​‍‌‍​‍‌‍​‍​‍‌‍​‍‌​‍​‍​‍‌...

第十篇 仓颉造字

据说,仓颉的父系是伏羲氏,母系是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与伏羲氏结为夫妻​‍‌‍​‍‌‍‌‍​‍​‍‌‍​‍‌‍​‍​‍‌‍​‍‌​‍​‍​‍‌‍​‍​‍​‍‌‍‌‍‌‍‌‍​‍‌‍​‍​​‍​‍​‍​‍​‍​‍​‍‌‍​‍‌‍​‍‌‍‌‍‌‍​。后来,史皇氏便生下了仓颉​‍‌‍​‍‌‍‌‍​‍​‍‌‍​‍‌‍​‍​‍‌‍​‍‌​‍​‍​‍‌‍​‍​‍​‍‌‍‌‍‌‍‌‍​‍‌‍​‍​​‍​‍​‍​‍​‍​‍​‍‌‍​‍‌‍​‍‌‍‌‍‌‍​。仓颉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还非常好学,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都要向父母请教。母亲非常疼爱他,用心照顾着他。

长大之后,仓颉做了黄帝手下一名差人。那时候,当官的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是大家分工不同而已。仓颉主要的工作是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仓颉生性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很快便对所管的牲口和食物的情况了如指掌。可是,由于牲口和食物的储藏量每天都在变化,慢慢地,仓颉发现,仅仅依靠脑袋已经记不住了。那个时候,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纸和笔,仓颉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仓颉每时每刻都在冥思苦想。后来,他想到一个方法——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种的数目。仓颉一试,果然有效果。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管用了。因为,如果数目增加了,可以在绳子上打个结;可是数目减少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却很麻烦。

于是,仓颉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里挂上各种各样的贝壳,来代表他所管理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挺管用,仓颉一连用了好几年。

看到仓颉这样能干,黄帝就给他安排了更多的事情,比如:每年祭祀的次数、猎物的分配、部落人口的增减……面对增加的工作量,仓颉又犯愁了。因为添绳子、挂贝壳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看到几个老人正在争辩。他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了。一个老人说:“依我看,咱们还是往东走,因为那里有羚羊。”一个老人说:“我觉得应该往北走,因为在前面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则建议往西走,因为他认为那里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

仓颉看到这里,便问:“你们是怎么知道前面有哪种动物呢?”三个老人抢着回答说:“看一看,这是羚羊的脚印!”“这些脚印明显就是鹿群的!”“这里的脚印是老虎的,而且还是两只!”原来,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来做出判断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可以代表一种野兽,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自己所管的东西呢?仓颉恍然大悟,急忙高兴地往回赶。一回到家,他便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符号。果然,采用这种方法,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管理得非常有条理了。

黄帝知道后,表扬了仓颉一番,他命令说:“仓颉,我命令你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仓颉接受了命令,每到一处,便耐心地给当地人讲解。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便被推广开来。就这样,早期的文字便形成了。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百姓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就有点骄傲了,什么人都看不起了,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黄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很生气。因为,他看到自己昔日倍加重视的臣子,今天居然变坏了。可是,怎样才能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的一位百岁老人,和老人一起商量。老人沉吟了一会,便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在最后一排找个位置坐下,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起来。仓颉讲完之后,其他人都离开了,只有这老人没走。

仓颉觉得有点奇怪,便走上前去,问:“老人家,您为什么不走?”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现在大家几乎都认识了,可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搞不明白,你愿不愿意再给我指点指点?”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自己,很高兴:“好啊!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仓颉回答说:“是啊!”

老人问:“可是,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就没有四条腿,只有一条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的时候,是写成“牛”的;造“牛”字的时候,是写成“鱼”的。都怪自己太粗心了,竟然将这两个字弄颠倒了。

这时候,仓颉看到自己因为骄傲犯了大错,羞愧极了。他已经将这些字教给各个部落了,人们早就传开了,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在地上,表示忏悔:“真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老人站起来,拉起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是一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啊!”

仓颉记住了老人的话,从此以后,每造一个字,都要将字义反复推敲几遍。有时候,还会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只有等到大家都说“好”的时候,他才会最终确定下来,然后再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由于仓颉造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谷雨”节气​‍‌‍​‍‌‍‌‍​‍​‍‌‍​‍‌‍​‍​‍‌‍​‍‌​‍​‍​‍‌‍​‍​‍​‍‌‍‌‍‌‍‌‍​‍‌‍​‍​​‍​‍​‍​‍​‍​‍​‍‌‍​‍‌‍​‍‌‍‌‍‌‍​。仓颉去世之后,当地老百姓在其埋葬的地方修建了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