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标签:刘禹锡

标签:刘禹锡

刘禹锡《牡丹·思黯南墅赏牡丹》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牡丹·思黯南墅赏牡丹》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咏花诗词2023.07.14
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牡丹,以其天姿国色,历来被人喜爱。刘禹锡集中有不少吟咏牡丹的诗章,如《浑侍中宅牡丹》、《唐郎中宅与诸公饮酒看牡丹》等。他欣赏牡丹花雍容华贵的气度和富丽绝伦的姿色,故每...
刘禹锡《牡丹·赏牡丹》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牡丹·赏牡丹》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咏花诗词2023.07.14
刘禹锡庭前芍药花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天下真花,独牡丹耳。”(欧阳修《牡丹序》)牡丹国色天香,芳艳绝美,被人们视为花中珍品。我国人民自古就爱植牡丹,爱赏牡丹,爱吟咏牡丹,当牡丹盛开之时,人们不分亲疏便争...
刘禹锡《菊花·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菊花·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咏花诗词2023.07.14
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这是一首奉和之作。令狐相公即与刘禹锡交...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为什么能写出《竹枝词》,我觉得这和他的性格特质是非常相关的。他的性格是什么...
《刘禹锡《秋词二首》》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刘禹锡《秋词二首》》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诗人。孩子们为什么要读诗?我觉得起码应该有两方面最...
刘禹锡《竹枝》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竹枝》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宋朝2023.05.23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赏析】《竹枝》词始于巴蜀,又名《巴渝词》,本为民间俚唱,赋写风土人情。刘禹锡在沅湘,因俚歌鄙俗,故作新词教之,广为流传。此词首句以杨柳、江水起兴,为人物的...
刘禹锡《杨柳枝》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杨柳枝》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宋朝2023.05.23
杨柳枝刘禹锡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短歌。隋炀帝荒淫无道,国亡身丧。他留下的汴水之滨的行宫,残柳数株,枝条柔弱,好像忍受不了春风的摇荡。“不胜春”三字,是残柳的写照,是行宫之衰...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宋朝2023.05.23
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1],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2],同到牵牛织女家。【赏析】起句先写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滚滚而来,它那汹涌澎湃的滔天巨浪,都是来自遥远的天边。次句破题,点明“浪淘沙”。再用“自天涯”三字过渡...
刘禹锡《浪淘沙》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宋朝2023.05.23
浪淘沙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1],头高数丈触山回[2]。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潮的短歌。首句先以一个“吼”字极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钱塘潮到来时咆哮之势,然后词人便推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特写镜头:钱塘江潮头凌...
刘禹锡《忆江南》原文、解读、注释

刘禹锡《忆江南》原文、解读、注释

刘禹锡【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早年曾被流放到巴山楚水之间,深入民间,学习当地的文化,创作了很多新词,如《杨柳枝》《竹枝词》等。词中多描述自然风光,反映百姓疾苦,对劳动...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六十七〉竹枝词二首 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①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②,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简析:该诗表述一位多情女子坦露真情,真挚的情感表白淋漓尽致,但却隐隐含蓄,默爱无声。巧妙地用一个“晴”字暗喻“情”,一语双关,道出心境...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六十六〉潇湘神斑竹①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②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简析:竹上斑点是相思泪痕,江水冷、明月高悬,满腹悲叹在胸间。注释:①斑竹:即湘妃竹。相传帝舜南巡而死,他的两个妃子便在湘江边哭泣不止,将泪洒在竹...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七十〉西塞山①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③。千寻铁锁沉江底④,一片降幡出石头⑤。人世几回伤往事⑥,山形依旧枕寒流⑦。从今四海为家日⑧,故垒萧萧芦荻秋⑨。—刘禹锡...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六十五〉乌衣巷朱雀桥①边野草花,乌衣巷②口夕阳斜(xiá)。旧时王谢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简析:此诗为怀古之作,通过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述了诗人对人事兴亡的感叹。注释:①朱雀桥:南京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过去要到乌衣巷必过此桥。...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六十九〉蜀先主①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②,业复五铢钱③。得相能开国④,生儿不象贤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⑥。—刘禹锡简析:写此诗时,诗人第二次被贬,时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任刺史,而刘备庙也在夔州的白帝城。参观了蜀先主庙...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注释、赏析

唐朝2023.05.11
〈六十八〉酬乐天①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②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③,到乡翻似烂柯④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简析:刘禹锡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白即兴一诗赠刘,刘立刻奉还一...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赏析

经典文章2023.05.10
陋室铭刘禹锡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连州),...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
《乌衣巷·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乌衣巷·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宋何汶《竹庄诗话》卷二十),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
《望洞庭·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望洞庭·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
《始闻秋风·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始闻秋风·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始闻秋风 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
《石头城·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石头城·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今江苏南京),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
《金陵怀古·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金陵怀古·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金陵怀古 刘禹锡潮满冶城渚①,日斜征虏亭②。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注①冶城:据《金陵记》说,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一带。 ②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唐朝2023.04.1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①。怀旧空吟闻笛赋②,到乡翻似烂柯人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①二十三年:指刘禹锡于永贞元年(805)九月被贬出京,至宝历二年(8...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原文、赏析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1
经檀道济故垒①刘禹锡万里长城坏② 荒营野草秋③秣陵多士女④ 犹唱白符鸠⑤——全唐诗卷364【注释】①檀(tán)道济:南朝刘宋名将,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遭到朝廷猜忌。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春,...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赏析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望洞庭①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无风镜未磨③遥望洞庭山水翠④ 白银盘里一青螺⑤——全唐诗卷365【注释】①诗题一作《月望洞庭》。②秋月:一作“秋色”。和:互相衬托,协调一致。③潭面:水面。无风:一作“无波”。未:一作“似”。④山水翠...
刘禹锡《浪淘沙·其六》原文、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其六》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浪淘沙刘禹锡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① 淘金女伴满江隈②美人首饰侯王印③ 尽是沙中浪底来【注释】①澄洲:清澈的江水和水中沙洲。据李鄂荣先生研究,“澄洲”应为“澄州”,唐代州府名,今广西上林县,唐时产金银,曾向朝廷进贡,故有淘金场面描写。②淘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原文、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浪淘沙①刘禹锡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②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③——全唐诗卷365【注释】①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诗题共九首。②风簸(bò)自天涯:自天上来。古人以为黄河源头来自天上银河。③牵牛织女:为两星座名,位于银...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竹枝词①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②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③——全唐诗卷365【注释】①竹枝词: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刘禹锡的《竹枝词》共两组,一组二首,一组九首。这是二首中的第一首。②唱歌:一作“踏歌”。③晴:双关语,...
刘禹锡《秋词》原文、赏析

刘禹锡《秋词》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秋词①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② 我言秋日胜春朝③晴空一鹤排云上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⑤——全唐诗卷365【注释】①诗题共二首,这是第一首。②寂寥:寂寞空虚。③春朝(zhāo):春天。④晴空:一作“横空”。排云:凌云,冲破云层。《诗经·小雅·鹤...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乌衣巷①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②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③ 飞入寻常百姓家④——全唐诗卷365【注释】①乌衣巷:旧时金陵一条街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夫子庙文德桥南。三国孙吴时都城卫戍部队驻此,官兵身着黑色军服,被称乌衣营,驻地称乌衣巷...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石头城①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②淮水东边旧时月③ 夜深还过女墙来④——全唐诗卷365【注释】①石头城:故地在今南京市汉中门外清凉山一带,战国时是楚国的金陵城,秦始皇改名秣(mò)陵,三国时孙权改名建业,并筑石头城,西晋时先...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原文、赏析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玄都观桃花①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②无人不道看花回③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④——全唐诗卷365【注释】①诗题原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道教庙宇,在京城长安。②紫陌:长安街道。红尘:街道红色灰尘。③看花:比...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赏析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蜀先主庙①刘禹锡天地英雄气② 千秋尚凛然③势分三足鼎④ 业复五铢钱⑤得相能开国⑥ 生儿不象贤⑦凄凉蜀故伎⑧ 来舞魏宫前⑨——全唐诗卷357【注释】①蜀先主庙:三国蜀汉先主刘备庙,在夔州城外江边。②天地:一作“天下”。英雄气:不同凡响的英...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赏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① 二十三年弃置身②怀旧空吟闻笛赋③ 到乡翻似烂柯人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⑤今日听君歌一曲⑥ 暂凭杯酒长精神⑦——全唐诗卷360【注释】①巴山楚水:泛指今重庆市、湖北、湖南一带。②二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赏析

唐朝2023.04.10
西塞山怀古①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② 金陵王气黯然收③千寻铁锁沉江底④ 一片降幡出石头⑤人世几回伤往事⑥ 山形依旧枕寒流⑦今逢四海为家日⑧ 故垒萧萧芦荻秋⑨——全唐诗卷359【注释】①诗题一作《金陵怀古》。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峻峭临...
【唐】刘禹锡《竹枝词》原文、译文、配图

【唐】刘禹锡《竹枝词》原文、译文、配图

唐朝2023.04.09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杨柳青青,水面涨起,江上传来男子的唱歌声。东边晴朗,太阳当空,西边却下着雨点,淅淅沥沥,这样的天气,又是天晴,又是不晴。...
【唐】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配图

【唐】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配图

唐朝2023.04.09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人们一提到秋天,语气中总是充满了悲凉和惆怅,我却认为秋日的风景比春天的景色还要好。你瞧那秋日的天空晴朗无比,有鹤凌空翱翔,看到这开阔的景致,我不禁大声吟...
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译文、赏析

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译文、赏析

千家诗2023.04.09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译文】秋风从何处来?萧萧声中送走南飞的雁群。一大早吹动了庭院里的树木,最先听到的是我这独居异乡的人。【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风的诗,旅居异地的诗人对季节的变化十分敏感,诗...
《刘禹锡词》诗词成就评论

《刘禹锡词》诗词成就评论

文史百科2023.03.16
梦得平地遭波澜——读刘禹锡词小时候不知在哪里读过一首赞美秋天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留下很美的印象,但不知作者是谁,后来再读书才知道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今天又读刘禹锡词《...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赏析与典故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赏析与典故

唐朝2023.03.12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玄都观的满院桃花,不经意间成为牵累诗人的羁绊。诗人刘禹锡是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走进玄都观的。这座坐落在长安城中的著名道观,每天都在迎来送往着众多的香客,和善男信...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与典故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与典故

唐朝2023.03.12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湖北黄石市东郊,有一天堑名曰西塞山。它危峰突兀,横江一面,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屏障。公元27...
刘禹锡《马嵬行》赏析与典故

刘禹锡《马嵬行》赏析与典故

唐朝2023.03.12
马嵬行刘禹锡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
刘禹锡《韩信庙》赏析与典故

刘禹锡《韩信庙》赏析与典故

唐朝2023.03.12
韩信庙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韩信,可以让身下的坐骑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却无法让疾驰的马蹄躲过政治的羁绊,当他最终摔落马下,才发现自己掉进的是一片浩荡的沼泽,他留给世人的最后记忆是一串无望的...
刘禹锡(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_原文_赏析)

刘禹锡(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_原文_赏析)

古人题画诗2023.01.26
刘禹锡                画时应遇空亡日①,卖处难逢识别人②。                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扫埃尘。【注释】①空亡日:指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之日。②卖处:卖画的场所。【评说】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三六五。...
唐《赠日本僧智藏》(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赠日本僧智藏》(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朝2023.01.25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这是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的诗。日本学问僧智藏,大约在大历五年(770年)至建中初(780年)来唐学习佛法,与刘...
唐《赠别君素上人》(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赠别君素上人》(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朝2023.01.25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在刘禹锡的人生理想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即融儒入佛,佛儒合一。在这首诗的序言中,他认为学习儒家《礼》与 《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不勉而中,不...
唐《宿诚禅师山房题赠(其一)》(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宿诚禅师山房题赠(其一)》(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朝2023.01.25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静中观。这首诗用清新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禅院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个静坐安禅、心远尘世的孤洁的主人公形象。前四句写白天所见,渲染禅院的清净和超俗。“...
唐《送元简上人适越》(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送元简上人适越》(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朝2023.01.25
孤云出岫本无依,胜境名山即是归。久向吴门游好寺,还思越水洗尘机。浙江涛惊狮子吼,稽岭峰疑灵鹫飞。更入天台石桥路,垂珠璀璨拂三衣。此诗大约作于诗人为苏州刺史时。诗人以送僧游越为题,抒发了自己对越中山水的向往。“孤云出岫本无依,胜境名山即是...
唐《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刘禹锡_原文_赏析)

唐朝2023.01.25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这首诗作于诗人为朗州司马时。据诗序中载,“鸿举”是当时江陵诗僧,游于朗州,与诗人相遇,乞诗而还。“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县。“看画长廊遍,寻僧...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浙江。贞元九年(793)进士。性情刚强,能顶住压力,后出任刺史等官,一直到太子宾客,人称“刘宾客”。有诗...
刘禹锡《金陵五题(选二首)》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金陵五题(选二首)》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城内,是三国时孙权修建的。周遭:四周,周围。淮水:秦淮河,流经金陵城内...
刘禹锡《忆江南》(原文_注释_赏析)

刘禹锡《忆江南》(原文_注释_赏析)

宋朝2023.01.16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①。弱柳从风疑举袂②,丛兰浥露似沾巾③。独坐亦含④。注释 ①洛城人:身居洛阳的人。②弱柳:娇柔的柳条。袂(mèi):衣袖。③浥(yì)露:露水的滋润、润泽。④&#...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_注释_赏析)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_注释_赏析)

宋朝2023.01.16
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①。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②,潇湘深夜月明时③。注释 ①斑竹枝:又名湘妃竹。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在得知舜死后,追至湘江边,临风洒泪,泪滴于竹上,竹有泪痕,遂名曰湘妃竹。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
刘禹锡《潇湘神(二首)·湘水流》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潇湘神(二首)·湘水流》原文与赏析

宋朝2023.01.16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此调一作“清湘词”,写于作者贬居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期间。理想受挫的痛苦和无辜被贬的怨愤,使作者“胸中之...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