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星期四
首页/自信励志/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这位读者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自学,每逢休息日就赶着去上课,渐渐地与身边的同事步调不一致了。其他大多数同事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下班后三五成群地玩游戏、打桌球、打牌或者去闹市区转转。当他的生活节奏及步调与大家脱节后,一些异样的声音就出来了,有的同事会时不时地来几句冷嘲热讽,甚至会排挤他。这让我想起之前分享过的一个故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

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这位读者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自学,每逢休息日就赶着去上课,渐渐地与身边的同事步调不一致了。

其他大多数同事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下班后三五成群地玩游戏、打桌球、打牌或者去闹市区转转。

当他的生活节奏及步调与大家脱节后,一些异样的声音就出来了,有的同事会时不时地来几句冷嘲热讽,甚至会排挤他。

这让我想起之前分享过的一个故事。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大荒有一位男知青非常不合群,别人打牌的时候,他在背单词,别人睡懒觉的时候,他早早起来读英语,与众人格格不入,当然也很不受人待见。

不少同行的知青都不太喜欢他,觉得这个人“假正经”,后来甚至惊动了领导,他被领导找去谈话。

领导嘱咐他一定要合群,不然会被其他人排斥。

但这位男知青很倔强,仍然“特立独行”。他每天干活儿、学习,重复着之前的生活。

1978年高考恢复之后,他如愿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人在成长的路上,往往会经历一段不被理解、不受欢迎的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

这类人通常目标比较明确,也不安于现状,他们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愿意付出行动去追逐、改变。

所以,他们的步调势必与身边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无法融入群体,这会让他们显得格格不入,像一个异类。

这就是优秀的人往往看起来都不太合群的原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