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咏花诗词/谢琼《荷花·贺新凉 残荷》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谢琼《荷花·贺新凉 残荷》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谢琼万叶田田处、记花时、一片歌声,飘来南浦。斗地西风吹袅袅,剩得残葩无数。又不耐、清宵冷露。粉褪香消青盖缺,便祜茎、留得听秋雨。浑不见、越溪女。风裳水佩南塘路,忆当年、张郎旧面,潘妃纤步。明月扁舟寻旧港,载取余香归去。只赢得、蓬蓬如许。剥取心中多少子,请君尝、风味依然否? 秋水上、偏怜汝。“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层层的莲叶中间,姑娘们荡起双桨,娇面与莲...

谢琼

万叶田田处、记花时、一片歌声,飘来南浦。斗地西风吹袅袅,剩得残葩无数。又不耐、清宵冷露。粉褪香消青盖缺,便祜茎、留得听秋雨。浑不见、越溪女。风裳水佩南塘路,忆当年、张郎旧面,潘妃纤步。明月扁舟寻旧港,载取余香归去。只赢得、蓬蓬如许。剥取心中多少子,请君尝、风味依然否? 秋水上、偏怜汝。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层层的莲叶中间,姑娘们荡起双桨,娇面与莲花互映,歌声伴清风飞扬,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季节,多么动人的场面。词的起首三句,先回忆了荷花盛开时的热闹情形,接着却将笔锋一转,写葩残盖缺的景象,与上文形成对照,且扣住咏题。阵阵秋风袭过荷塘,荷花已纷纷凋谢,便是团团如盖的荷叶也渐渐残缺。“斗地西风吹袅袅”以下五句,紧紧围绕一个“残”字做了具体描绘。“便枯茎、留得听秋雨”化用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诗句,虽构象冷落却不染哀伤之色。“浑不见,越溪女”两句,又进一步描绘了荷塘上花谢人杳的寂寥景象。以上七句,可以说都是客观写实,词人的主观情感始终含而未露。

过片三句仍从回忆落笔,由词首的“记花时”更扩展为“忆当年”。“张郎旧面”和“潘妃纤步”俱为咏荷诗词中常用的典故,这里分别指荷花和荷叶。《新唐书 ·杨再思传》载:“(张)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 ‘人言六郎(即张)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潘妃纤步”事见《南史·齐东昏侯纪》:“凿金为莲华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这三句与词首三句同属虚笔,意在反衬今日荷塘之景色,突出一个“残”字。“明月扁舟寻旧港”以下数句又转入写实。虽然花时已过,但采莲犹当节令,借着皓月的清光,乘着一叶扁舟,前来采摘莲蓬,不也是十分惬意的雅事吗? “蓬蓬”即莲蓬;“子”即莲实,可制成莲子羹等食物。剥开莲房,品尝那散发着清香的莲蓬子,自然更是乐在其中了。于是,在结尾两句,词人便直接道出了心中真意:“秋水上,偏怜汝。”残荷虽然失去了观赏价值,但那风味独特的莲子却可给人以享受,这不更值得人们珍爱吗?

历来咏残荷的诗词,多表现出幽怨伤感的情调,但谢琼的这首《贺新凉》词却一反常情,不落窠臼,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仅此一点,已足可称道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