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咏花诗词/陆龟蒙《桂花·小桂》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陆龟蒙《桂花·小桂》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陆龟蒙 讽赋轻八植,擅名方一枝。 才高不满意,更自寒山移。 宛宛别云态,苍苍出尘姿。 烟归助华杪,雪点迎芳蕤。 青条坐可结,白日如奔螭。 谅无��剪忧, 即是萧森时。 洛浦虽有荫,骚人聊自怡。 终为济川楫,岂在论高卑。 陆龟蒙与皮日休都是晚唐诗人,两人齐名,并称“皮陆”,他们之间经常互相和诗。所谓和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诗作者,...

陆龟蒙


 讽赋轻八植,擅名方一枝。
 才高不满意,更自寒山移。
 宛宛别云态,苍苍出尘姿。
 烟归助华杪,雪点迎芳蕤。
 青条坐可结,白日如奔螭。
 谅无��剪忧, 即是萧森时。
 洛浦虽有荫,骚人聊自怡。
 终为济川楫,岂在论高卑。


 陆龟蒙与皮日休都是晚唐诗人,两人齐名,并称“皮陆”,他们之间经常互相和诗。所谓和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诗作者,围绕同一题目或同一个歌咏对像,一个人先写出一首,然后他人依照相同的诗体陆续做出。和诗时根据用韵情况,大致有三种形式:一为“依韵”,即与被和作品同在一韵中而不必用其原字;二为次韵或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三为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陆龟蒙的这首小桂,就是他《奉和皮袭美〈公斋四咏〉次韵》中的一首。其它三首分别是“小松”“新竹”“鹤屏”。皮陆生逢唐末乱世,但他们都洁身自好,可谓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辉”。他们歌咏松桂竹鹤,恰恰是为了表明自身的清白与高洁。
 因是次韵,所以陆龟蒙的这首小桂用的都是皮日休的原韵原字,而且前后次序也一模一样。根据诗之内容,这首小桂大致可以分成三段。
 “讽赋轻八植,擅名方一枝。才高不满意,更自寒山移。”这是第一段,写小桂的来历。“八植”,泛指与桂树相似的杨柳李梅等根生之类草木。“擅名”即出名,“才”,指草木初生。这段是说,人们在诗赋中都很看不起各种树木,唯有桂树,只凭着一枝即可出名。因不满意长得太矮,便把它从深山移种到公堂里来了。
 “宛宛别云态,苍苍出尘姿。烟归助华杪,雪点迎芳蕤。青条坐可结,白日如奔螭。谅无��剪忱,即是萧森时。”这是第二段,着重写小桂的神态姿势,写得有条不紊,层次分明。首二句是从整体上写的。“宛宛”写小桂之娇小,“苍苍”状小桂之茂盛,其中隐含着皮日休原诗中“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的诗意,表现了小桂脱尘入云的高标亮节。接下来,诗人开始写桂花。“华杪”,指开花之树梢头,“芳蕤”,指开放的香花。桂花分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多种。银桂花银白色,腋生或顶生。烟、雪点都是用来形容桂花之白的。写了花之后,诗人又开始写小桂的枝条了。绿色的枝条自己屈曲盘结,宛如白日里的飞龙。最后两句是作者的猜想。“谅”即料想,“��剪”即砍伐。正是因为无人会去砍伐桂枝,小桂才一定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错落疏散。这一段由远及近,仿佛摄影师先拍远景,然后拉成特写,生动地刻画了小桂格之高雅,花之香洁,枝之遒劲。
 “洛浦虽有荫,骚人聊自怡。终为济川楫,岂在论高卑。”这是最后一段,诗人在具体描绘了小桂的形态之后,笔锋一转,说是洛水那边虽然有树荫可以去歇息,但高洁的文人就不必去了,因为在小桂这里就可以怡然自乐了。小桂呵小桂,既然终究可以做渡河的船桨,又何必讲究是生在高山还是长在平地呢! “洛浦”,即洛水,是历代文人游玩和吟咏的地方。曹植曾写过《洛神赋》。屈原《楚辞》中曾有“桂棹兮兰枻”的诗句,本诗中的“济川楫”就是“桂棹”之意。陆龟蒙与屈原用意相同,都是用它来象征自身的高尚气节的。
 “终为济川楫,岂在论高卑。”这既是本诗的诗眼所在,也是诗人坚持不渝的生活信条。陆龟蒙虽然家为名族,通六经大义,但并未考中进士,只做过苏、湖二郡从事之类小官,以后一直在松江甫里过着隐居生活,可谓“卑”了将近一辈子。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耻,始终保持着清淡高雅的情操。难怪在见了小桂之后,他会发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议论。
 为了加深读者对本诗的理解,特将皮日休《公斋四咏》中的《小桂》诗抄录如下: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欻从山之幽, 㔉断云根移。
 劲挺隐珪质,盘珊缇油姿。
 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
 稜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
 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
 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
 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