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咏花诗词/龚自珍《玉簪花·惜秋华 咏玉簪》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龚自珍《玉簪花·惜秋华 咏玉簪》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龚自珍瑟瑟轻寒,正珠帘晓 ,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干香润。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坠又还粘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就花形之奇巧来说,玉簪花可谓芳名不误。其花含苞时,洁白如玉,形似簪头,几令人有“浑欲不胜簪”之感。花开时,微绽四出,黄蕊有须,香...

龚自珍

瑟瑟轻寒,正珠帘晓 ,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干香润。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坠又还粘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

就花形之奇巧来说,玉簪花可谓芳名不误。其花含苞时,洁白如玉,形似簪头,几令人有“浑欲不胜簪”之感。花开时,微绽四出,黄蕊有须,香甜袭人,朝开暮合,娇姿楚楚,亦令人低回依恋。本词就其花形下笔,咏写闺中风情。

上片写闺中少妇簪花自赏的一派娇羞。“瑟瑟轻寒,正珠帘晓捲,秋心凄紧。”意谓秋风送来寒意,秋色日渐加深。“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是说园中虽然还有鲜花开放,却早已没有蜂蝶嬉戏。“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是说趁花儿尚未完全萎落,赶紧摘取几朵放在梳妆台旁。用“敲残”而不用“凋残”,是径自把玉簪花当成真玉簪来修饰,显得格外生动形象。“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是说闺中少妇趁室内无人,赶忙将玉簪花插在鬓角对镜自照,的确增添了妩媚姿容。她何以在“乍无人”时才簪花自赏,难道是仅仅出于女性的羞怯? 词作于此留下一个谜团,为下片作好了铺垫。

下片写闺中少妇忆念游子的一腔幽绪。“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意思是说,远游在外的亲人已捎来音讯,不久便可以回来。这表明,此刻少妇于闺中独宿,因为得到游子的消息,这才有心打扮一下看自己的模样变没变,但又怕他人看出自己的心思,只得趁无人时赶忙簪花照镜。“芳讯寄应准”,既有欣慰,又有疑虑。既急切渴盼亲人归来,生怕自己因相思而憔悴;又担忧音讯是否确切,惟恐归期因意外而改变。“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借牛郎星、织女星“七夕”相会的传说,比喻夫妇即将久别重逢。“穿来弱线”,指相逢日期;“玲珑情分”,指相会情景。典出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音tou,鍮石即黄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移凤褥,欹宝枕,露干香润。”是说少妇在又疑又喜的渴盼和向往中,不觉沉沉入睡,头上的玉簪花也伴她入寝。“欹”(qi),倾侧;“欹宝枕”,斜靠在枕头上。“露干香润”,指半干的玉簪花仍然散发着清香。“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坠又还粘鬓。”意谓少妇于梦中与亲人欢会,记得头上的玉簪花差点儿掉下来,醒来发现还簪在发间。“秋人”,远行的游子。《淮南子·缪称》云“春女思,秋士悲。”故悲秋的人,指的是男子。“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意谓醒来怔忡了一会儿,决定起身后到海棠树旁边去安慰清冷的玉簪花。

全词先是由花及人,即由玉簪花之形似玉簪,写到少妇簪花自赏;然后又由人及花,即由少妇簪花照镜的复杂心态,归结到她决意探视与他梦中的玉簪花。少妇的幽缈情怀,玉簪的清丽绝俗,都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作者思路的精巧绵密,更使词作情味隽永,耐人回思。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