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郭熙秋山平远二首_原文_赏析)
苏轼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
木落骚人已怨秋①,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②。
【注释】
①木落:秋天树木落叶。骚人:诗人。全句暗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意。②顾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
【评说】
本诗选自苏轼《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一七。
郭熙(约1020—1109),宋代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宋神宗熙宁间为御画院艺学,后任翰林院待诏直长。工画山水,师法李成,又能自成一家,是北宋中期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他用状如卷云的皴笔画山石,用如蟹爪下垂的笔触画树枝,善得烟云出没、峰峦隐显之态,笔势雄健,水墨明洁秀润。后人将他和李成并称为“李、郭”。郭熙在画学理论上也有重要贡献,撰《林泉高致》,创山水画“三远”之法,为我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奠定基础。存世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
苏轼很赏识郭熙的《秋山平远图》,为它题写了三首诗。《郭熙秋山平远二首》,是两首七言绝句诗。另有一首《郭熙画秋山平远》,是七言古诗。郭熙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他发见四季的山景和山水的远近,有不同的气象:“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自近山而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同上)郭熙的《秋山平远图》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画学思想。
第一首诗起句一下子便抓住郭熙山水画平远法的基本特征,又符合节令特征。深秋,北雁南飞,画面上的“孤鸿”飞向远处,直到“目尽”为止,消失在缥缈的境界里。次句,描写烟云变幻,风雨异处,层次分明,远景、近景布置得宜。郭熙这幅画,意境深远,画中有诗,所以苏轼说“此间有句无人识”。“此间”,当然指郭熙的画境。“有句”,有好的诗句。画境中有诗意,可惜没有人能领会到,只能请孟浩然来欣赏这幅画,提示画中的诗意。
苏轼为什么要请孟浩然来欣赏这幅画呢?孟浩然是盛唐时代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对大自然山水景色有着独特的审美能力,善于发见、捕捉山水中的“清幽”之美,他的诗歌也呈现出“清空闲远”的风格。郭熙这幅《秋山平远图》恰恰具有“清远”的画境,与孟浩然的审美情趣正好吻合,因此,让他来欣赏这幅画,必然能体识出画中的诗意。这表明苏轼能准确把握孟浩然的审美趣味、襄阳诗的风格特征和郭熙的诗情画意,才能写出这样传神的好诗句来。
第二首诗意,从画题上的“秋”字锲入。秋天到来,万木萧条,落叶萧萧下,惹得诗人们兴起“怨秋深”的无限感慨,更那堪面对着平远的山水,缥缈的境界,触发出无边的诗愁。苏轼的题诗,已从郭熙的画境中拓展开去,写出观画人的心境,巧妙地将画面景物和观画人的内心感受绾合起来,构成一种比郭熙《平远山水》画更为深邃的诗歌意境。诗的下半首,再透进一层,要是看到“万壑争流”的美景,终当烦请晋代画家顾恺之挥毫作画,把美景描绘下来。本诗的结尾与第一首诗的结尾“送与襄阳孟浩然”,互为对望,形成鲜明的比照,苏轼请出两位熟知诗情画意的古人,共同来完成对郭熙《平远山水》画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感知,从而赞美郭熙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