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人生定位/《多一些不自在的孤独》如何学习

《多一些不自在的孤独》如何学习

多一些不自在的孤独“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每当读到贝多芬的这段话都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一个靠耳朵向世界讨生活的人,一个正在走向音乐艺术世界顶峰的人,却突然失聪了,这一年贝多芬28岁。“本来,我的这副感官应当比别人的更完美,而且从前的确完美无比,音乐界同仁中还很...

多一些不自在的孤独

“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每当读到贝多芬的这段话都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个靠耳朵向世界讨生活的人,一个正在走向音乐艺术世界顶峰的人,却突然失聪了,这一年贝多芬28岁。“本来,我的这副感官应当比别人的更完美,而且从前的确完美无比,音乐界同仁中还很少有人能与我相比!”还有什么打击比这种打击更大?贝多芬写好了遗嘱,准备离开给他带来奇耻大辱、背叛了他意志的躯体。经历了几个月的激烈斗争,贝多芬最终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是艺术,仅仅是它留住了我。我事未竟,业未就,还不忍早早离开这个世界。”他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一“活”又是29年。这一活,活出了一个维也纳音乐古典派的集大成者,一位后世浪漫主义的先驱,一位旷世奇才,一位名垂青史的伟大音乐家。

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要有成就,就必须刻苦努力,不能放任自己。放任自己,便不会有成就。这就是我国南宋文学家罗大经所说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如果贝多芬放任自己,他就不再是贝多芬了。贝多芬曾对一位亲王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只不过是亲王,而我却是贝多芬!”这句话后人做过许多解释,但不管别人怎么说,其间所包含的自豪感,特别是对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而把自己塑造成为音乐王国的“国王”的自豪感是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的。贝多芬曾对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认为自己也是国王。”

贝多芬是一位高度自觉的人,一位自己的真正主人。贝多芬从小就立下了伟大的志向。他说,从童年起,我的心间就充满了良好的愿望,充满着美好的情感,总是准备着去完成一番伟大的事业。他曾经把一位学生写在作业本上的“上帝,救救我吧!”改为“人啊,自己拯救自己吧!”在贝多芬看来,这种拯救就是刻苦努力,为自己所追求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就是不放纵自己,不被世俗所俘虏,不被自己的肉体所奴役。做自己躯体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崇高的事业——至高无上的艺术献身!”贝多芬一生坎坷,在多数时间里他生活困苦,他一生中有过两次爱情,但却没有收获到爱情的果实。当他的双耳完全失聪后,他只能用笔与人交谈。他说,我没有朋友,孤零零地生活在世界上。为了艺术,为了他那自小就立下的崇高志向,他牺牲了许多常人所享受的东西,独自徜徉在艺术的殿堂中。

美国著名作家房龙在其所著《艺术的故事》中说,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几乎是一个完全孤独的人。就像一切孤独的人那样,他会永远坚持他的个性,将个性看作他最宝贵的财富。他也可以坐在人们中间喝酒,和他的邻居说笑,不在乎衣着,言语粗俗,让人觉得他是大众之一,但在他自己的王国里,他却是国王和上帝。这段话用来说贝多芬很贴切,用来说一切努力想成就事业并将其崇高理想付诸实践的人都合适。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中。只有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做真正的自己,首先要认清自我,其次是设计自我,最后是努力地按照设计去实现自我。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真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人,而一个有思想的人,在行动上就必然是不自在的,是理性化的,是非世俗的人,是摆脱了肉体左右而围绕着一个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人。

真正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更表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当然,这也成了他们最有力量的原因,成了他们能做出常人所做不出来的事,能对人类有所贡献,能留名于世的原因。

愿我们多一些不自在的孤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