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只做一件事》如何学习
因为我只做一件事
专心致志,把心思集中在一个方面,能让专心者在“专”的方面有所得,同时也让其忽视“专”之外的东西。在某方面“专”,就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不专”,意味着在“专”的方面得,在“不专”的方面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而在另外一些领域,他们常常又表现得非常幼稚、“弱智”。
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位人物。爱迪生8岁上学,可入学没多久就被赶出校门。何故?因为他对老师讲的东西不感兴趣,他专注于他认为值得关注的东西。他经常提些令老师头疼的“为什么”,诸如,2加2为什么等于4?星星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等等。这让老师下不了台,让老师觉得他很蠢。其结果是背书包回家。
12岁那年,爱迪生当起了在火车上卖报纸和水果的小贩,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这时候他的“专”劲开始展示出来。经过不长的“贩卖”实践,他发现早班车出售水果和当地土特产获利丰厚,而下午返回时则以卖晚报为好,于是他有针对性地扩大经营,还雇了一个小男孩当帮手,不久他的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其收入让成人都感到羡慕。当时爱迪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准确估算出每天往返列车能卖出多少报纸。如果报纸进少了,就会丢掉一些生意,如果带多了,则会造成浪费。于是,他设法“收买”了一名报纸印刷厂的排字工,让其每天给他一份将要出版报纸新闻的清样,这样他就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判定第二天报纸的销量。这使他的卖报生意有了进一步发展。一天,他在阅读清样时读到南方军队一位著名将军阵亡的消息(当时美国正在进行南北战争),心想,这一重大新闻肯定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于是,他迅速制定了第二天销售报纸的计划:首先让铁路沿线的人事先对此事略有所闻;然后买进大量报纸。他找到车站的电报员,让其将此事电告各停靠站,并让各站将其消息写在列车运行时间的告示牌上。他从报社进了1500份报纸,雇了3个男孩帮他把报纸运到列车上。结果是,在过去只能卖出二三份报纸的小站上,他一下子卖出了200多份,如果不是火车启动,他将卖出更多,那一天,他的报纸全部售光,且价格相当于平时所卖的七八倍。
之后不久,爱迪生到车站的电报房学习发电报,仅仅一个月,其发报技术已经超过了师傅。爱迪生在学习发报技术的同时,与他人的最大不同是他不仅学习发报,更注重于学习电报的原理,专注于电报是怎样发出去的,不久他就发明了自动发报装置。他利用自己发明的自动发报装置,每隔一小时发出一个“我在上班”电信,而自己则去搞实验。结果有一天晚上,该电报装置未能发出“停车”的信号,差一点导致两列火车相撞,结果他丢了饭碗。在这以后的6年中,爱迪生由于在工作时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用在他的试验上,专注于他自己的研究,因而在发明创造上不断有所得,而在工作上则不断地失,他经常被解雇,他的生活飘荡不定。
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养成了做事专心的习惯,所以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试验搞研究,读书学习,他都能做到事半功倍。爱迪生刚到火车上当小贩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安排是:早晨7点从驻地的火车站出发,4小时后到达底特律,6小时候后再从底特律车站返回,而在无事可做的6小时中,他基本上都是在底特律的一家公立图书馆中度过的,他在那儿聚精会神地读书学习。火车上的一次意外事故,使爱迪生的耳朵受到了伤害,其听力严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爱迪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爱迪生没上学,但他在读书上的专劲使他在许多方面不比从学校出来的人差。
只有专心、专一、专注,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专长,而当一个人有了某种专长,又会反过来促使其专心于其专长的事业。专心和专长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爱迪生在回答“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时说了这么一段话:“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却只做一件。如果你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