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要读两面》如何学习
书要读两面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走进书山,有的人成了学富五车的智者,也有人成了两脚书橱的呆子。为何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能结合实际读书,既读“书面”,又读“书背”;而后者则只知道从文字到文字,拘泥于书本,成了书本的奴隶。
戊戌变法的领袖,学者梁启超说:“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他认为书本上的东西是一种表面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隐藏在它后面的是实际。只有那些能够透过文字去把握书背后东西的人,才是会读书的人。德国诗人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纸的背后就是实际。他认为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要把读无字书和读有字书结合起来,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读书要用两只眼,要读两面书。
首先,要努力读懂有字书。读懂有字书的前提是识文断字,但识文断字并不一定就能读懂文本。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所代表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既有字面上的,又有蕴含的;既有本意,也有转意。同样一个字、词或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往往是不一样的。我们汉语中的一字多义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要读懂文本,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还要有文本所涉及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要读懂马克思的书,不仅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还要有一定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要对马克思的生平有所了解,对马克思当年生活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关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好地领会马克思文稿中所说的意思。不能读懂文本本身的含义,就谈不上对其做深入的理解,自然也就难以联系实际。我国宋代的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其意思是说,读书没有什么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反复咀嚼,才能取得效果。
其次,要有一定的实际知识。书本中所述大都是一般性的、共性的东西,是抽象的、相对单纯的东西。被它所反映的实际是具体的存在。客观实际是个别的、个性的东西,是丰富、生动、复杂的。一般来自于个别,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具体的、个别的实际是一般的理论产生的基础。书本知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实际抽象、概括、总结的结果,要领会书本知识不能不借助于实际,只有既有阅读能力,又有一定实际知识的人才比较容易读懂书本上的知识。我国清朝的张潮对此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深浅耳。”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书本的理解,从书中所获得的知识与其实际知识的多少成正比。
最后,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即在读书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在把握实际时结合文本中的理论进行思考。完成读两面书的任务,这一点是关键。要完成这一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搞清书本知识和客观实际的区别与联系:书本中的理论是对实际的抽象、概括(舍弃和提取),它是实际中的普遍的、一般的东西,它只反映了实际的一部分。而实际中的具体不仅蕴藏着文本中所说的一般和共性,同时还包含着大量在理论形成时被舍弃掉的东西,即那些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读书就是要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认识实际,在接触实际、了解实际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要读有字书,掌握一般的、共性的东西,也要深入实际,了解个别的、特殊的东西。一般是存在于个别中的一般,个别是蕴藏着一般的个别。要通过读有字书,用一般来指导我们把握实际中的个别,也要通过对实际中具体个别的认识,来帮助我们领会书本中的一般。
“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以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这是毛泽东1942年年初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说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段话仍然让我们感到的是那样亲切、中肯。